社论:致力落实服务业结构性改革

在本周宣布的2019财年政府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将逐步收紧服务业客工比率顶限,是对服务业冲击较大的政策。(档案照片)
在本周宣布的2019财年政府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将逐步收紧服务业客工比率顶限,是对服务业冲击较大的政策。(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在本周宣布的2019财年政府财政预算案中,政府将逐步收紧服务业客工比率顶限,是对服务业冲击较大的政策。然而,服务业对客工的高度依赖已形成结构性问题,这种依赖不是长远之计,必须改变,但也必然艰难。收紧聘请客工的限制和推出各种援助措施,是具有高度正当性的政策,需要服务业的所有利益相关方,以至社会心理都做出改变。

明年1月起,服务业可聘用的中低技能客工,最多只能占公司人手的38%,后年1月进一步调低至35%;目前的比率是40%。其中,S准证持有者的比率目前是15%,明年起调低至13%,后年调低至10%。过去三年,服务业S准证和工作准证持有者每年增长约3%,共计3万4000人,其中45%持S准证,S准证增幅已达到五年来最高。

财政部长王瑞杰宣布预算案时说,依赖外籍劳工不是长远之计,因为其他经济体也在发展,我们必须提升本地劳工和深化这些领域企业的能力,同时确保有可持续的客工流入,补充本地劳动队伍。

过度依赖廉价外籍劳动力会让我国服务业的应变能力陷入被动,尤其是国际经济形势改变和客工供应出现问题时。在全球化时代,廉价劳工是各国解决劳动力不足和人力成本高企的止痛药,因为只要放松政策,客工很快便可以流入来满足需要。问题是,长此以往,这可能造成本国国民劳动能力得不到最充分的利用,薪资难以提高,一些工作时间长、疲累又低薪的工作更乏人问津,形成劳动市场结构性问题,甚至可能刺激社会的排外心理,演变为政治问题。

本地服务业客工来源多年来不断变化,从传统的马来西亚变成菲律宾、台湾等地。其他经济体不断发展,不可能一直对外输出廉价劳动力。当某个来源枯竭时,企业只能寻找另一个来源,但事实上最好的来源是本地。设法帮助新加坡人从事服务业,才是可持续的解决之道。

服务业的餐饮和零售是劳动力密集行业,自动化和机械化的空间有限,要减少依赖客工,就必须改变工作流程、重新设计工作岗位、重新培训工人和采用科技。举个例子,无线刷卡机值得在本地餐饮和零售业推广,配备无线刷卡机的服务员可以随时为顾客结账,无形中提高生产力。

各个政府部门已有各种措施帮助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提高生产力,如职业支援计划、能力转移计划、企业发展计划、生产力解决方案津贴、入职培训计划、加薪补贴计划、本地企业与协会发展计划等。政府和行业公会要能加强与中小企业的沟通,主动出击提供咨询、技术支持,简化申请流程。此外,说服中小企业老板改变观念和协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也很重要,包括改变他们对本地劳动队伍的观感、重视雇用本地人及掌握技巧培训本地人等。

除了提高生产力和发放津贴,也须直面服务业的成本结构。新加坡人不愿从事服务业的原因之一,是工资缺乏吸引力又缺乏升迁前景,不易养家活口,提高工资因而是解决办法之一。人力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其他成本就须调整,包括租金、产品与服务的价格等,否则摊薄了利润,企业也无法生存。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心理也须调整,包括愿付出更多金钱购买优质的服务、上餐馆的开销会提高等。

国人不愿从事服务业的另一深层次问题是轻贱服务工作,认为这类工作没有前途,缺乏晋升空间。服务业工资低、工时长,没有社会地位,自然吸引不了人,引来轻贱的眼光。因此,提高服务业的工资,改变成本结构,也许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对服务工作的态度。长远而言,国人的整体工资能够提升,低收入人口的比率下降,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对服务业高度依赖客工进行结构性改革,是一味治本的苦口良药,但不能只要求非常需要客工的中小企业主独自服药,需要政府、消费者和企业同舟共济,才能共创未来。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