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全球合作解决塑料垃圾问题

塑料垃圾和工业废料是全球面对的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路透社)
塑料垃圾和工业废料是全球面对的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路透社)

字体大小:

代表世界发达国家的二十国集团(G20)环境部长,上周末在日本长野县轻井泽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重点讨论海洋垃圾激增问题,并达成共识,同意采取一个新的实施框架,以更具体的行动削减海洋塑料垃圾。在这个新框架下,G20成员将会通过自主实施各种措施和展开国际合作,提倡一个全面的方法来防止和削减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洋上。此外,各国也必须定期报告行动计划进展,并在相互监督下努力削减废塑料。

塑料垃圾和工业废料是全球面对的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不只是发达国家,落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必须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和应对能力,发达国家则有义务给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海洋是跨越国界,唯有全球各国采取一致行动,才能有效的全面削减塑料废料。所幸越来越多国家已开始立法减少使用塑料袋以及其他塑料品,从弃用塑料袋到吸管,人们必须更加全面地落实“零塑料”的行动,因此,各国人民必须逐渐改变依赖塑料品的习惯。人们通过生活习惯的改变才能减少商家生产塑料产品和利用塑料产品的商业动机。保护海洋和陆地环境的行动必须从不同源头贯彻始终,发达国家有必要以身作则,避免把垃圾输出到其他国家。

自从中国在去年拒绝来自外国的塑料垃圾之后,很多这类垃圾转移到东南亚。最近,东南亚国家也纷纷拒绝发达国家用货轮运来的入口垃圾,菲律宾以强硬态度要求加拿大政府把出口到菲的103个集装箱的塑料垃圾运走,但加国迟迟没有行动,激怒了菲国政府,酿成一场“垃圾外交风波”。上个月马来西亚也宣布遣返3000吨塑料垃圾,这些垃圾来自19个发达国家。印度尼西亚日前也将五个装满垃圾的货柜运回美国,另65个来自欧美的货柜还在检查中,印尼官员誓言“不会让印尼成为垃圾场”。发展中国家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发出“拒绝垃圾”的明确而强烈的信息,才能完全制止西方这类“出口垃圾”的不负责任行为。

联合国早在1989年3月于瑞士巴塞尔的世界环境保护国际会议上通过《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公约在1992年5月生效。1995年又通过了《巴塞尔公约》的修正案,至今已有100多个国家签署加入。

所以,在如何处理危险和有害废物方面,国际上其实早有普遍的共识,但是,在落实时,一些发达国家便表现得自私自利,利用落后和发展中国家保护环境条规之不够完善和一些商业需求,而把垃圾出口当作一种正当的商业行为,把自己不要的垃圾运到别个国家“处理”,以为自己“眼不见为净”。这种丑陋行为,损人而不利己,做法本身既违反《巴塞尔公约》的精神,也无顾环保课题是跨越国界的基本常识。

二十国集团现在更认真看待海洋垃圾问题,是认识到海洋食物链受到毒害最终将报复在人类的健康上,陆地上的垃圾问题包括工业废料,影响到水源和生活环境的卫生,后果同样不堪设想。尤其水资源匮乏是许多国家所面对的问题,我国总理李显龙不久前便向马国表达对于柔佛境内的河流受到垃圾和工业废料污染的担忧。

地球是人类所共有的,过去西方的发达国家常以保护地球生态为由,反对贫穷国家过度开发森林,但在垃圾处理的课题上,它们却采取双重标准的立场。发达国家必须自我检讨,以诚恳态度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有害垃圾问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