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开放数码银行须审慎监管

新加坡正朝智慧国的目标迈进,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理应站在前头。(法新社)
新加坡正朝智慧国的目标迈进,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理应站在前头。(法新社)

字体大小:

金融管理局上星期宣布,它将发出多达五张纯数码银行执照,让非银行业者也可经营银行业务。消息宣布后,私召车业者Grab、电玩游戏供应商雷蛇以及新电信都表示有兴趣进军数码银行业务。金管局将在8月开放申请,其中多达两张执照是全面数码银行,另外三张是批发数码银行。全面数码银行可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包括接受零售客户存款,而批发数码银行则只能为中小企业和非零售客户提供服务。这是本地银行业开放的另一重大举措。

银行关乎国家经济体系的稳定,金管局基于审慎的考虑,向来对银行实施严密的监管。在2001年,金管局要求银行集中精力在金融业务,并脱售非金融业务如房地产。为了防止非金融业务的风险波及银行的运作,金管局规定银行不准在非金融公司持股超过10%。当时,本地银行纷纷脱售非核心业务,并进行并购与整合。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金管局逐渐允许银行有更大的灵活性,以涉足同金融业务有互补作用的非金融业务。在2017年,金管局表示,数码平台以及移动应用颠覆了银行的传统商业模式,并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金融与非金融业务的界限日益模糊,非银行业者为他们广大的用户群提供电子付款以及其他金融业务,使银行面对日益增加的竞争。它有意放宽银行参与非金融业务的范围,并展开公众咨询。

其实,数码银行服务早已成为传统银行业务的一环。数码银行不需要广泛设立实体门店,所有银行交易通过网上进行,可大大降低交易的成本与时间, 甚至实现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多人群的愿景。金管局现在允许非银行业者经营纯数码银行,旨在更充分地利用金融科技,以进一步提高银行服务的效率。然而,这也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在这拥挤的市场,监管当局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也有必要坚守审慎的监管原则。

首先,金融科技公司的商业模式,与传统业者有很大的不同。新加坡银行公会新任会长钱乃骥表示,金融科技公司以争取顾客群为先,不惜牺牲盈利以及现金流。在低利率的环境中,这些公司获得投资者的大量注资,因此更敢于承担更大的风险。该公会卸任会长高博德则表示,他相信新加坡银行能够与新的竞争者竞争,“但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钱乃骥与高博德分别是华侨银行以及星展集团的总裁,所言固然带有他们的既得利益立场;然而,私召车闯入德士业务初期所引发的混战局面以及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为银行业开放提供一个有用的借鉴。监管当局有必要确保银行与非银行业者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提高银行服务的效率,并防止新旧业者展开恶性竞争。

其次,非银行业者进入一个全新的银行业务,举步维艰不在话下。大部分的金融科技公司都在烧钱以抢夺市场占有率,一旦资金链断裂,便可能无法继续经营或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烂摊子给监管当局收拾。不久前,在本地经营共享脚踏车的公司相继离场,便是一例。银行体系健全与否,取决于客户的信任。任何一家银行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银行客户对金融体系的信心。监管当局有必要确保数码银行有足够的流动性,并减少失败公司对金融体系的影响。金管局要求纯数码银行加入存款人保证计划,有助于加强人们对网上交易的信心。

第三,数码银行的交易全在网上进行,客户的个人资料以及隐私至关重要。然而,电子商务公司以及科技平台公司大多进行交叉销售,以扩大销售额和提高利润。因此,客户资料外泄的风险大大提高。数码银行的客户资料外泄,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也将造成钱财的损失。

数码银行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而电子支付的发展也势不可挡。新加坡正朝智慧国的目标迈进,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理应站在前头。与此同时,新加坡金融中心的地位,归功于我们长期的审慎监管。数码银行开放给非银行业者,必须在创新与审慎之间求取平衡。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