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美国中东政策四面楚歌

作者认为,2020年的美国仍将摆脱不了于中东四面楚歌的尴尬。(路透社)
作者认为,2020年的美国仍将摆脱不了于中东四面楚歌的尴尬。(路透社)

字体大小:

社论 2020年1月2日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遭到亲伊朗的什叶派民众攻击,以抗议美国在较早的12月29日空袭伊拉克境内的亲伊朗什叶派民兵组织“真主旅”基地,导致至少25人死亡。华盛顿宣称空袭是报复“真主旅”杀害一名美国平民。尽管没有美国人在大使馆攻击事件中伤亡,事件反映华盛顿的中东政策,仍然走不出自2003年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之后所陷入的战略泥淖中。

针对大使馆被攻击,美国总统特朗普随即警告,伊朗将为大使馆被破坏及任何人员伤亡付出巨大代价,并强调“这不是警告,这是威胁”。保护大使馆的美军,向攻破使馆外墙的数千名高喊“处死美国”的示威人群发射催泪弹;五角大楼也从邻国科威特调派750名士兵增援在伊拉克的使馆。伊朗外交部否认跟大使馆攻击事件有关,并呼吁美国修正其破坏性的中东政策。

华盛顿在2003年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挥军入侵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独裁政权。但是,由于缺乏周全的善后政策,美军在占领伊拉克后逐渐面对各类反抗。伊拉克错综复杂的宗派势力,特别是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同萨达姆时代掌握权力的逊尼派势不两立,加上希望独立的库尔德族,在萨达姆倒台后各自为政,使得美国试图在战后的伊拉克推行民主政治,重建社会秩序的努力毫无建树。

萨达姆倒台后的战略真空,也给毗邻的伊朗创造了扩大政治影响力的机会。占伊拉克多数的什叶派人口积极靠拢德黑兰——“真主旅”在伊拉克的活跃便是一例——让伊朗得以进一步挑战逊尼派霸主沙特阿拉伯的区域势力。

同时,伊拉克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瓦解,为极端宗教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空间。由美国训练和支援的伊拉克政府军,在2014年面对伊国组织攻击时溃不成军,弃守多座大城市,就凸显了美国重建伊拉克的失败。

伊国组织的崛起也是华盛顿介入叙利亚内战的产物,内战导致叙利亚毗邻伊拉克的东部地区沦为无政府状态,让伊国组织有机可乘,并一鼓作气攻占了伊拉克大片领土和城市,全盛时期一度统治约1200万人口,且吸引全球极端穆斯林投奔效忠。虽然美国领导的联军最终摧毁了伊国组织,但是它阴魂未散,一些离散的战士更返回原籍国,继续散布极端思想并成立地下组织,蓄势待发。

2019年末的巴格达使馆攻击事件,突显了美国的伊朗政策的无效。为延缓伊朗发展核武器的六国与伊朗协定,由于美国跟欧洲盟友的立场分歧而胎死腹中。特朗普推翻前任总统奥巴马的伊朗政策,恢复对德黑兰的经济制裁,迫使伊朗加速发展核武器自保,导致中东局势进一步恶化。

去年6月间两艘油槽船在霍尔木兹海峡遇袭,以及美国“全球之鹰”无人侦察机被击落,顿时导致美伊的军事对峙升级,战争隐隐然一触即发。9月沙特阿拉伯的全球最大炼油设施遭遇严重攻击和破坏,伊朗更被指是幕后黑手。此次使馆攻击事件,则再一次表明尽管面对美国严厉的经济制裁,德黑兰仍然有能力在中东伤害美国利益。

早已厌倦充当“国际警察”的特朗普主张从中东撤军,面对国会及政府内鹰派官僚的反对,却又对伊朗采取敌对政策,加剧局势紧张而迫使美国必须加强在中东的军事部署,其政策自相矛盾、进退失据,显示美国仍然没有全盘检讨2003年的错误。美国在自己扶持的伊拉克都出现如此失控的局面,形象地展现了华盛顿深陷中东战略泥淖的困境。特朗普逆全球化的政治立场,或许会因为这起事件而激化美国内部的政策矛盾与对立。

不难想象,2020年的美国仍将摆脱不了于中东四面楚歌的尴尬。留下来继续参与中东乱局,也许不符合总统先生的损益计算;但抽身而去,账目之外的高昂代价恐怕更难以估量。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