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疫情当前应更重视宗教种族和谐

各种族的和平共处必须靠政府和民间长期努力不懈的经营,才能经得起突如其来的考验。(取自Pixabay)
各种族的和平共处必须靠政府和民间长期努力不懈的经营,才能经得起突如其来的考验。(取自Pixabay)

字体大小:

社论 2020年4月30日

一个多月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中两国的争议声中,刻意把2019冠状疫情称为“武汉病毒”、“中国病毒”,加剧了一些美国人原有的反华心态,社会上对华人和亚洲裔的辱骂和暴力事件频频发生,有鉴于事态严重,特朗普及白宫高官才纠正他们的恶意称呼。

从欧、美到澳洲,这类针对亚裔的种族仇视事件层出不穷。上个月,新加坡一个留英学生也在伦敦街头遭受无故的挑衅和攻击,脸部受到严重伤害。一名新加坡女生和她的马国女友人,近期也在墨尔本遭遇类似的辱骂和攻击,对方喊叫要她们“滚出我们的国家”。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前天在新加坡宗教联谊会(IRO)的71周年庆典上特别指出,冠病疫情暴发至今已在全球引发仇恨、回教恐惧症、极端主义和仇外心理现象。部长提醒人们关注的这些现象,在不同国家反映出不同的政治因素与社会因素。

一些国家原本就存在深刻的排外和仇外心理,在全球大传染病的冲击下,人们更因恐惧而加深仇恨,因无知而产生偏见。冠病病毒不分种族、宗教和国界,这种看似简单明了的逻辑一旦被偏见模糊了认知,就会引发不可理喻的严重后果。

在共同面对大传染病的危机时,国人不论来自什么种族宗教背景或是社会阶层,都是处在同一条船上。因此,国人在讨论疫情时必须谨慎,一时的用词不当,尽管可能是无心之过,也会伤及其他族群的感受。

由于我国是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国家,在西方因冠病而引发的种族仇视,就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破除种族与宗教的分别心并非人们与生俱来,我们对种族和宗教冲突并不具有免疫能力。

疫情暴发以来,本地也发生了一些涉及种族主义和宗教偏见的个别事件,这类事件一旦发生,不管性质是重是轻,就会遭人揭发和报警,公众对种族宗教的敏感,有助于及时防止事件的扩大和恶化。如警方在4月18日接获公众报案,指有人在推特上发表针对印度客工的种族歧视言论,看来是玩笑的语 气,却冒犯了印度族。

政府全力医疗和援助感染冠病的为数众多的外来劳工,国人普遍给予支持,民间组织为客工捐赠物资,显示国人并没有带着歧视的眼光看待他们。志愿协助执行社交安全的“大使”包括各个种族的年轻人,通过这次的合作经验将更让他们体会各族“同舟共济”的精神。

新加坡宗教联谊会通过视讯举行庆祝活动,获得本地十大宗教代表在内的100多名与会者的参与,各宗教组织在目前的困难时刻举行这项活动更具意义。他们承诺在疫情期间加强社会防卫,不分宗教互相照应,携手渡过这次的危机。

新加坡在对抗冠病疫情的时候,种族与宗教和谐也难免遭受一次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两者兼顾,不可顾此失彼。最近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含种族或宗教色彩的事故可大可小,不可掉以轻心。

新加坡宗教联谊会是个非政府组织,成立于1949年,历史比新加坡的建国历史还长,它见证过几次痛苦的事件,如1964年的血腥种族冲突,当年它积极在各族之间进行抚平伤害的工作。建国以来,新加坡享受多年的种族宗教和谐,但它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其时代意义,它扮演协助维护社会安定的角色永远不会过时。

各种族的和平共处必须靠政府和民间长期努力不懈的经营,才能经得起突如其来的考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