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港国安法标志中美意识形态冲突加剧

北京在庆祝香港回归23周年纪念的7月1日,正式颁布和实行《香港国家安全法》,引发了国际社会极大的关注。(彭博社)
北京在庆祝香港回归23周年纪念的7月1日,正式颁布和实行《香港国家安全法》,引发了国际社会极大的关注。(彭博社)

字体大小:

社论 2020年7月6日

北京在庆祝香港回归23周年纪念的7月1日,正式颁布和实行《香港国家安全法》,引发了国际社会极大的关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不但强烈反对,更表示将采取具体行动反制。中美自2018年以贸易战形式开启的大国博弈,恐怕将上升至意识形态对峙的高度,而迫使双方难有妥协回旋的余地。一场基于价值观竞争冲突的21世纪冷战,可能因此掀开序幕。

在中国宣布将订立香港国安法,以打击和遏制香港政治抗争乃至独立运动之时,美国和西方社会已经以违反国际承诺、损害香港自治地位为由,表达强烈反对。中美在香港国安法问题上的交锋,让双边紧张关系进一步升温。此前的中美贸易战,在经历了一些反复后,终于以签订第一阶段协议告一段落,但美国在科技、教育、金融和军事安全领域,向中国发起的全方位遏制行动,却因冠状病毒起源的争议而再次增强。

中美大国博弈的背景,不但突出了双方在香港国安法的分歧,香港国安法本身所具备的象征意义,更导致了两国矛盾的激化。本来,大国博弈基本上是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这种冲突尽管有复杂难解之处,却还是能够经由讨价还价的利益交换,而在局部领域有所妥协甚至化解。但是一旦涉及价值信仰层面的意识形态冲突,就会使大国矛盾尖锐化,因为双方让步的空间极为有限。

不容否认,意识形态冲突其实也建立在国家利益之上。美国近期所形成的视中国为战略威胁的两党共识,前提是承认美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接纳中国进入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努力,已经完全失败。

这一努力的假设和理由,除了因为西方资本觊觎庞大的中国市场,也因为美国决策者以为,通过这一方式将能促进中国的和平演变,使其接受西方自由民主等“普世价值”。

但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规模快速壮大,同国际经贸体系所形成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全球价值链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更导致其国家利益变得更为多元、丰富而广泛。为了保护并促进这些新增的利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姿态更为高调强硬,最终在某些利益跟美国和西方产生了矛盾。冠病疫情所引发的“举国模式”抗疫的优劣之争,以及中国在国际团体如世卫组织所展现的影响力,对比欧美体制应对冠病的表现失误,以及美国的社会纷乱和战略收缩,在在强化了“中国威胁”在西方社会的印象。

香港国安法的落实,是北京对香港社会自决与独立倾向的强烈反制,也反映了中国不接受和平演变,并视之为颠覆政权的阴谋。

白宫在5月份发表的《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方针》,正式恢复了“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等冷战词汇,显示美国把中国的威胁,提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把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包装为“自由民主”对抗“极权独裁”的价值观之争。

香港的“一国两制”,其设计是希望中国和西方的意识形态能在这个特区里并存。西方认为香港国安法消灭两制,背后正是这一意识形态冲突思考的结论。

白宫暗示,近期内将陆续推出因应香港国安法的反制措施。美国的盟国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也在不同程度上予以呼应。

北京表示不会放弃一国两制,但会加强对香港的管制,也不会对西方的反制坐视不理。因此,香港国安法恐怕已经成为中国和西方意识形态冲突的爆发点,双方至此有可能走上势不两立的新冷战歧路。美国今年11月份的总统选举结果,可能会让中美博弈存在些许变数,但相信很难逆转这一意识形态对峙的大势。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