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有必要重新规划发展林厝港农地

林厝港农地发展成高科技农产品生产基地,还能为国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吸引新一代从事农产业。(谢智扬摄)
林厝港农地发展成高科技农产品生产基地,还能为国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吸引新一代从事农产业。(谢智扬摄)

字体大小:

2020年10月5日

新加坡食品局将为林厝港一带的农地制定全面的发展总蓝图,涵盖390公顷土地。当局接下来两三年会同利益相关群体进行咨询,预计从2024年开始分阶段启动重新发展项目,目标是打造一个高科技、高生产力和强化资源使用效率的农产食品生产区。

林厝港过去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地带,很多村民也在那里饲养猪、鸡、鸭和淡水鱼,以及种植胡姬花和果树。那一带土地后来被征用,政府将不同地段供农场和观赏鱼养殖场竞标,经过多年的推动,已进驻多家运用高科技种植蔬菜的农场。

我国目前仅有1%的土地用作生产农粮产品,政府早前已宣布有意发展林厝港农地,长远目标是提高本地农粮产品产量。食品局10月2日宣布制定发展总蓝图时,仅是勾勒一个粗略的发展轮廓,具体详情最快要等两三年后才会出炉。

目前在林厝港的26家农场都可以留守,直到租约期满为止。食品局表示,10家食品农场和13家非食品农场的租约,在2020年到2022年之间结束后,将能以短期租约方式继续经营,直到总蓝图发展工程展开为止;另外,租约将于2026年至2027年结束的一家食品农场和两家非食品农场,则可以继续营业直至租约结束为止。而非食品农场业者今后何去何从,则必须和当局商讨未来的经营地点。

过去几年来,政府加速协助企业增加本地农粮产品产量,提高我国在粮食安全上的韧性。政府去年3月宣布“30·30愿景”,要在2030年让本地出产的农产品,可以满足国人30%的营养需求,以减少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这三成的营养需求中,20%来自蔬菜水果,另10%来自鱼肉和鸡蛋等所含的蛋白质。

政府今年3月底宣布的坚韧团结配套(Resilience Budget)中,也拨出3000万元的“30x30快捷”津贴,协助业者加快提高本地鸡蛋、叶菜和食用鱼的产量。我国目前进口超过90%所需的农粮产品,其中大部分从马来西亚进口。为防止冠病跨境蔓延,今年3月新马采取关闭边境措施,所幸从马国进口农粮产品并没有中断过,但粮食安全课题再次引起关注。

尽管我国可以继续从更多国家进口农粮产品,却无法预测哪些不确定因素会随时导致短缺出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今年4月曾在面簿贴文说,冠病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和食品、必需品和其他物资的生产造成巨大压力,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应对这些压力,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确保短期和长期的粮食需求不缺。

多数食物和必需品须从海外进口具有几重风险,包括日益引发关注的全球粮食安全,以及全球供应链已出现变化,将来可能有钱也买不到农粮产品。因此,重新规划和发展林厝港农地绝对有必要,而国人支持和购买本地农粮产品,也是高科技农场得以生存的先决条件。

我国目前每个农地占用2公顷土地,而每公顷土地每年只可生产130公吨蔬菜,但一个高科技农场占用土地面积少过1公顷,每年却可生产超过1000公吨的蔬菜。林厝港农地重新发展后,到了2030年,本地产农产品对国人营养需求的满足也将从目前的不到10%增加到30%。

食品局拟定的林厝港农地发展总蓝图,不仅将加强土地的使用率,也将探讨兴建一些共享设施,同时改善那一带的水供、电供和交通设施,以减低业者的运营成本和减少资源的使用,这将奠定我国未来农粮产品增产的基础。 

林厝港农地发展成高科技农产品生产基地,还能为国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吸引新一代从事农产业;而农产业者也可以把业务扩大到农民市集、导览活动及教育场所。农产业者应把握机会,向政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共同打造新加坡的高科技农业园。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