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华社组织光大教育慈善传统

福建会馆会长陈精毅(左三)前天在活动主宾李显龙总理(左四)、特别嘉宾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左二),以及福建会馆前任会长蔡天宝(左一)的见证下,将180万元捐款支票递交给新加坡理工大学校长陈添顺教授(右一)。(档案照片)
福建会馆会长陈精毅(左三)前天在活动主宾李显龙总理(左四)、特别嘉宾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左二),以及福建会馆前任会长蔡天宝(左一)的见证下,将180万元捐款支票递交给新加坡理工大学校长陈添顺教授(右一)。(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新加坡福建会馆今年庆祝成立180周年,并捐赠180万元给新加坡理工大学,建设未来的榜鹅新校舍的微电网。同时,福建会馆六所属校的超过400名低收入家庭学生,也会在今年获得会馆所提供的常年助学金之外,额外得到一次性的500元冠病疫情补助金。此前,本地潮州社团义安公司也出资200万元,同五个社区发展理事会联合设立400万元的义安公司社理会疫情基金,帮助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

福建会馆和义安公司都是本地历史悠久的华社团体,它们至今仍身体力行,传承先辈重视教育和社会互助的精神。在冠病疫情肆虐的当下,这一精神的活泼体现,尤其显得弥足珍贵。虽然政府在年初疫情暴发后,已经落实了多轮的援助方案,但是民间社团的从旁协助,更突出了政府所强调的“多方援助”的意义。有了民间的助力,不但能更有效地为受疫情影响的民众排忧解困,更彰显了社会本身的活力,以及全民同舟共济的决心。

义安公司社理会疫情基金主要帮助21岁及以上,已失业至少三个月或因非自愿性质的无薪假、裁员或工作合约终止而失去收入至少三个月的新加坡人。福建会馆的一次性500元冠病疫情补助金,则帮助了404名属校学子,以及七名会馆职员和会员子女。除了这两大社团,更多的社团组织也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有需要的会员和大众。它们的贡献,表明华社组织在新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存在意义,也指明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育事业向来是南洋华社最重视的领域,新马历史上均不乏成功的华商无私捐钱办学的感人事迹。义安公司成立了用“义安”命名的小学、中学和理工学院,且长期予以资助。除了设立六所学校,福建会馆更捐出超过500英亩土地成立南洋大学,时任福建会馆主席陈六使个人捐赠500万元叻币作为建校基金,都是青史留名的伟大事业,遗泽至今。这两大本地华人社团如今仍然秉承先人遗志,继续在教育领域出钱出力,无疑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产。

时移境迁,经历了超过半世纪的奋斗,新加坡已经从建国时的财政拮据,到今天能拨款近1000亿元应对冠病这一世纪疫情的挑战。同样的,在教育领域,也摆脱了从前主要靠华社和一些宗教团体自力更生的困境,到如今教育预算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约20%,高达130亿元左右。以前由华社操办的学校,现在都统一由教育部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华社组织在教育领域就已经能功成身退;相反,社会的文化和语言环境这些年来的转变,赋予它们新的使命。

创立于1986年的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化艺术团,就是很好的例子。艺术团强调为所有年龄层的儿童灌输良好价值观并提供全面教育,所开办的活动如儿童演艺班,以及各种认读和写作课程,都得到家长和社会大众的好评。福建会馆近年也设立了本地的第一所文化学院——新加坡福建会馆文化学院——为促进华族文化和培养下一代文化幼苗增添另一个重要平台。会馆属校的校友会也各自从事相关文化艺术活动,对传承文化事业尽一份心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华社组织之所以能持续投入教育和慈善事业,除了先辈所奠定的优良精神传统,也离不开社群里无数热心公益的成功人士,特别是长袖善舞的华商。他们很多为善不欲人知,长期资助各项教育和慈善义举,让各界有需要者受益。这个生机勃勃的民间生态,必须得到社会的重视与珍惜。作为具体的平台,华社组织和乡团因此不能妄自菲薄,反而应兼功自历,为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发扬光大先辈精神。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