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云舟:一个现状 各自维持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看台湾总统选举,蓝绿在政治术语上的迂回争辩,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国民党爱拿九二共识做尚方宝剑,强调自己为台湾谋求稳定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位置;民进党则在上两次总统选举吃亏之后学了乖,既不承认也不正面回应,保护自己的软肋。

有趣的是,两个阵营都异口同声说要“维持现状”。这是现下两岸语境里最政治正确的表态。不过让人关注的是,要维持的是什么样的现状。一边蓝营强调一中各表,被批只有“一中”没有“各表”;蔡英文的“维持现状”则被批解释得含糊不清,未能提出明确的方向。

现状,即指“现在”的状态。但现有的状态,如果是从“以前”一路维持过来的,那应该把现状理解为停留在历史时间点上的表述框架,还是要理解为现时实际情况的描述?这大概就见仁见智了。

“维持现状”这四个字,就是这么好用。有需要的话,还可以“一个现状,各自维持”。

本地最近似乎也受相同的原则问题困扰。新学年,学生们回到学校与同学们相见欢的当儿,教育部也疲于应付接二连三的焦点事件所带来的舆论压力。

从去年底公布诺雅初级学院的校名说起。这所明年就要迎来首批新生的学府,因校名难念,以及校名背后的含义让人不解而引起众议;校名风波好不容易才有所平息,停车费问题又闹得满城风雨;近日又传出,一些好不容易成功“上诉”申请进入理想中学的小六毕业生,因教育部指示各学府不受理未达到学校截分点的申请,不得不被转回原先被分配到的学校。

停车费新闻见报当天,正好跟几个教育界的朋友餐叙。聊起这个话题,他们无不大喊冤枉。我当下不以为意地回了一句“没这么大件事吧”,没想到事件后来竟在网上延烧。

教育部就在校园内征收停车费进行检讨,是“根据公共服务准则”所展开的工作。总审计署去年在报告中“点名”一些大专学府没有收取停车费,或征收的停车费低于市价,等同于提供“隐藏津贴”,因此不符合标准。

支持征收停车费者,认为教师同为公务员,应与其他公务员享有同等待遇。反对者则说,应对教师孜孜不倦的育人工作予以认同。一名网民还调侃,真要算得那么精细的话,是不是应该把教师的加班费、放工后与学生和家长通电的通信费、自掏腰包帮学生办活动等等费用都拿去“算账”。

通过这种反讽手法不难看出作者的潜台词,即停车费从一开始就是伪命题,因为这些细枝末节在平日看来是多么的理所当然。诡异的是,本来不是议题的议题,经辩论后却成了一个如假包换的议题。在这点上需要反躬自省的是,我们是不是失去了某种对更宏远的使命的追求,才会如此执着于过去不曾在乎的细节?

不过退一步看,争辩中的双方其实更多是各自强调着自己理应维持的“现状”。支持收费者,想要维持的是“所有公务员应平等”的政策框架;反对收费者,要维持的却是“一路来不收费也不见得碍事”的实际状况。

不管要维持什么样的现状,这样的辩论,确实有助我们把事情的本质和自己的初衷剖析得更清楚,而这也是公民意识成熟道路上的必经阶段。当一切尘埃落定后,会产生或衍生出的新现状只有一个,并且维持到我们又一次被“现状”迷惑之时。

(作者是本报记者 yznam@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