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越:余裕的创新力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在好一段时间里,“创新”这个词语逐渐出现在几乎每篇财经和商业报道之中。大家都知道创新的重要性、讨论着要拨出多少资金、设立几个孵化室和实验室,促进创新活动,推动经济转型。

个人较少听到的是,到底如何才能创新?有人会说,创新是教不了的技能,或许只能通过打造良好环境,包括金钱投资、基础设施、法制社会、亲商政策来营造。可惜,现实并非如此简单。

根据最具权威的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简称GII)去年的统计,在全球141个受调查的国家当中,新加坡在创新投入方面蝉联世界第一,但创新产出却相形逊色,因此我国的创新效率极低,仅排名第100。

这意味尽管政府和商界投入大量资金,打造最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但创新产出却远远低于预期——创新产出指的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创新产品与服务的生产。

我们在哪方面应该做得更多?创新的重要性已是众所皆知,现在把焦点转向挖掘让创新萌芽的要素才是关键。

创新的一个途径是找到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些解决方案可来自一闪而逝的灵感,也可来自深层和专注的思考。

前者有时是在心不在焉的轻松时刻迸发,如冲凉、运动、发白日梦时,因为思想神游时产生的自由联想,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后者则是通过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策划和筛选,逐渐提炼出一套最佳方案。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最后所需的都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因为没有一流的执行和跟进能力,再好的点子也无法实现或成为主流。

新加坡经济目前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每名就业者的工时乃全球最长,人均工时在前年达2390个小时,超过了以过劳死闻名的日本,以及韩国和台湾。

有些跨国企业,如谷歌和3M公司,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让员工腾出15%至20%工时,发展自己的点子。还有一些,如全球人力资源咨询公司Talent Plus,则推出无限的有薪假政策,让员工更灵活地支配时间。

舆论对这些方式是利是弊争论不休,但真正的问题或许是在我们这个已排除任何冗余、以最大负荷运转的经济体,如何让人们拥有精神上的余裕,去努力创新和进步。

其次,包容和拥抱失败的氛围也同等重要,因为许多好点子并非世人能马上欣赏和接受的事物。

好莱坞今年推出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翻转幸福》(Joy),讲述一名离婚母亲从发明神奇拖把,到拼出一个企业王国的励志故事。

现在看来,能伸缩能洗漂的神奇拖把,应该是当代家务神器。可它当初刚开始叫卖时,不管是商场购物者,还是电视购物频道的观众都不买账。

直到拖把女王恳求频道高管让她亲自上阵做节目,观众才恍然大悟,在短短30分钟抢购近2万个。但这仅是开始,拖把女王此后还遇过无数困难,全靠意志力和不懈的坚持一一克服。若拖把女王是按较功利的短期目标做事,她可能不会成功。

巧合的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政策研究所(IPS)几年前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阻碍本地创新活动的绊脚石之一,正是对短期效益的高度重视。九成受访者把创新视为减少成本、提高收入和效率的手段;仅一成看到其战略意义,包括可持续发展、缔造新市场以及独创一格。

但现在对创新感到悲观或许还太早。近期有关机械人和人工智能将取代人力、抢走饭碗的消息不断。可再想想,这才是彻底改变我们工作方式的途径,好让更多时间和精力分配到更重要的创新上。更何况,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被取代,包括想象和梦想的能力。

(作者是本报记者 sheny@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