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燕:犹太拉比为何生气?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今日的新闻,是明日的历史。新闻,也可以是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悬而未决重要课题的一个窗口。就犹太拉比为圣殿山发怒的事件关键词中去寻找答案,厘清中东脉络交错的复杂问题,相信有助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过去与现在。

面簿上一则“拉比责备以色列政府”的信息引起我的好奇,追踪了一些时候,很想知道“剧情”会如何发展与结束。

上月18日,以色列圣殿研究所(Temple Institute)国际部主任哈伊姆·里奇曼拉比(Rabbi Chaim Richman)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19号决议而发怒。由于决议内容完全无视圣殿山和西墙(也称“哭墙”)对犹太人的关联,他严厉责备内坦亚胡政府对圣殿山采取了矛盾、模糊的政策,以致造成这样的结果。

象征智者的犹太拉比在责备以色列政府后,接着更毫不客气地怒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历史的曲解不仅矮化了犹太人,更是侮辱了所有拥有信仰的人民的智慧”。

这项让“拉比也火大”的决议内容,强烈谴责以色列在去年10月发生在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事件,但其中最尖锐的部分,是它聚焦于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旧城的圣殿山和哭墙前的行动。(注:自去年10月以来,以巴双方围绕圣殿山发生的暴力冲突,令紧张局势进一步恶化,事态的发展令人担心,以色列境内可能爆发全面性的巴勒斯坦人起义(intifada)。)

联合国的决议把目前称为圣殿山的区域,称为阿克萨清真寺(Al-Aqsa mosque),而把西墙区域称为奥布拉克广场(Al-Buraq Plaza)。这意味着这些地方都属于穆斯林,无视犹太人与圣殿山之间超过3000年的独特历史关系。

教科文组织由58名成员组成的执行局批准了第19号决议,其中33票赞成、17票弃权、6票反对,加纳和土库曼斯坦缺席。反对该决议的成员有爱沙尼亚、德国、立陶宛、荷兰、英国和美国;支持的包括法国、西班牙、瑞典和斯洛文尼亚等。

内塔亚胡为此指责联合国“水平前所未有的低下”,并认为该决定“荒谬庸俗”。他于5月7日在面簿上贴文,表示有意邀请联合国相关官员到他的办公室,为他们上一堂犹太历史课。

巴勒斯坦当局则将决定视为巴勒斯坦,乃至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胜利。

19号决议内容所提到的争议之处,正是李显龙总理上月曾经到访的地方,包括回教徒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基督教徒的圣墓教堂,以及犹太人的哭墙和圣殿山。总理也特地到耶路撒冷老城区著名的哭墙参观,并将写上祝语的字条置入墙缝中。

圣殿山有座圣殿先后两次被摧毁,第一圣殿建于公元前967年,于公元前586年被摧毁;第二圣殿建于公元前516年,公元70年被摧毁。如今遗址仅存留一面西墙,犹太人认为那是最亲近上帝和最神圣的地方,在此哭泣祈祷缅怀曾经存在的圣殿。犹太人相信,第三圣殿要在这里重建。而伊斯兰两个重要的宗教圣地也位于圣殿山——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因此圣殿山是世界上最具有争议性的宗教圣地之一。以巴冲突由于涉及两个民族宗教、文化、领土等多方面根深蒂固的矛盾,如今持续胶着了半个多世纪。以巴对圣殿山的主权争议,一直是以巴冲突的关键因素。

今日的新闻,是明日的历史。新闻,也可以是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悬而未决重要课题的窗口。就犹太拉比为圣殿山发怒事件的关键词中去寻找答案——犹太人为何重视圣殿山?阿克萨清真寺对巴勒斯坦人的意义?圣殿研究所的任务是什么?联合国在解决以巴冲突问题做了些什么……厘清中东脉络交错的复杂问题,相信有助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过去与现在。

作为世界村一分子的我们若有意一窥究竟,借助先进科技,在弹指间也能把握复杂古老的问题。

远距离看事态发展,少了情绪,多了冷静。若意识到未来局势发展的可能性,或许我们就会更有耐心,把这部历史长剧继续看下去。

(作者是本报新闻编辑组副主任 

ongby@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