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鹏:接班的铺垫

字体大小:

城国断想

李显龙总理两个星期前在国庆群众大会演讲中途,突感身体不适,导致演讲中断超过一个小时。当时在现场听演讲,掌握的信息比较及时,知道李总理身体无恙后让人松了一口气,却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领导层交接的意义和重要性。

李总理重返演讲台后,发出了“岁月不留人”的感慨,明确点出了交棒时间:下届大选之后“不久”,预示接班工作必须持续推进。

全国大选去年9月刚举行,此时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要揣测下届大选举行的时间,显然言之过早;但可以想象的是,明后两年,李总理有必要回应外界的期待,针对接班人选发出明确的信号。无论是中期内阁改组,还是副总理的人选,这个接班过程的启动至关重要。

回顾独立以来两次总理交接的酝酿过程,较为完整的细节和图像,总是在事隔一段时间后,才能通过一些叙述和公开资料拼凑出来。

第一次世代交棒,颇为曲折。如今广为人知的是,其实当时建国总理李光耀属意的第一人选是陈庆炎博士,但内阁同僚推举的是吴作栋。

根据《白衣人——新加坡执政党秘辛》记载,1984年12月30日,全国大选结果公布不到一个星期,当时属于人民行动党第二代领导层核心的陈庆炎,在他武吉知马的住家召集了其他第二代领袖开会。他坚定地认为,领导层更新进程不该因选举挫折而被拖延。众人在他家中“边喝着咖啡和橙汁,边讨论在他们当中挑选两人接替(两位副总理)吴庆瑞和拉惹勒南。”

当晚的出席者有陈庆炎、王鼎昌、丹那巴南、庄日昆、李显龙,以及在1980年踏入政坛的杨林丰、贾古玛、李玉全和郑永顺。吴作栋因为出席社区活动而迟到,出席者在他缺席的情况下,推举了他出任第一副总理。

李光耀接受了第二代领导团队的决定,但他在1988年国庆群众大会上,公开表明对吴作栋的评价不如陈庆炎,一度让外界震惊。但吴作栋最后还是在年轻一代部长的支持下,顺利在1990年11月出任总理。

然而,李光耀继续担任行动党秘书长,直到1992年才将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交托给吴作栋。

第二次代际交接,不如第一次有故事性,主要在于李总理上任前,担任过长达14年的副总理。他去年1月接受华文媒体访问,谈到接班人时,披露了当年获选为总理的经过。

他说:“当时是几位部长一起吃饭,黄根成部长(当时任内政部长)请大家吃饭。吃饭的过程中,大家同意了,由我负起这个责任。过后,我们也跟所有行动党国会议员开会,和他们讨论,告诉他们部长们做了这个决定,国会议员跟着也表示支持,我们党内就是这么做的。”

根据《白衣人》记载,最后行动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一致拍板决定,推举当时的李副总理接棒,由同时也是行动党第二助理秘书长黄根成对外宣布这个消息。

事过境迁,第四代领导班子的核心成员,如正在康复的王瑞杰、陈振声、王乙康、黄循财、黄志明和陈川仁等,能否培养出新一代领导班子的默契和凝聚力,还有待时间检验。但值得深入思考的是,第三次的接班该如何铺垫?过去的惯例和安排,是否足以满足目前社会对于透明度的期待?这都将直接关系到新任总理能否获得最广泛的民意支持和认同,同人民建立牢固的情感联系。

“李总理的健康警讯暴露新加坡领导层的不确定性”,外电路透社在国庆群众大会后撰写的一篇报道,凸显了接班人问题同样受到国际媒体和外国投资者的关注。未来几年,“谁是新加坡总理接班人”必然是它们关注的一个重点课题,影响他们对于新加坡前景的评估以及投资配置。

平稳交接,这必然是任何权力转移所力求达到的结果。尽管已有两次成功的经验,但这毕竟是一个不能被复制的过程,间中或有难以预料的变数和考量。这显然是一个值得全民关心的重大课题。

(作者是本报采访组主任 chancp@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