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鹏:从‘控制塔’到‘跑道’

字体大小:

城国断想

教育部代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王乙康,日前在《海峡时报》主办的未来经济论坛上,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新加坡应从传统的“控制塔”经济模式,向“跑道式”经济发展。

在他看来,我国作为一个“控制塔”(control tower)的特点,体现在许多国际企业把新加坡当做区域总部,提供各种各样就业机会;“跑道式”经济(runway economy)意味着新加坡必须成为“一个能孕育点子、落实企业计划、聚集资源的地点”,让各种产品和服务在这里推出,最终起飞并推广至区域和世界。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新鲜感,但内涵实际上并没有偏离政府推行多年的政策方针:为新加坡的创业环境制造有利条件,鼓励国人发挥创业和企业精神,开创不一样的成功道路。比较让人有想象空间的是,政府和人民这些年来不断集体在探寻答案的命题:习惯依靠“由上而下”发出指令来操作的“控制塔”社会如何转型,成为一个“由下而上”并更加自主运行的“跑道式”主体。

这当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项,“控制塔”和“跑道”显然可以并存,更根本的挑战其实在于改变社会价值观和工作文化。眼前更添加了多一层困难:如何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推动经济的全面转型。经济前景不乐观,国人都希望政府可以加大援助,支持整体的就业环境;但与此同时,改造经济结构不免必须经历改革的阵痛。如何找到适当的平衡,考验政府对改革力度和速度的掌控。

在失业情况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大谈未来经济的愿景,恐怕只会招致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批评,甚至制造一种与民众生活现实脱节的不良印象。然而,此时的环境也并非完全毫无生气。尽管大环境低迷,科技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和商业契机,可能反而促使一些人更有破釜沉舟的创业动力。政府在这方面的适度引导,或可让本地的创业生态更加蓬勃。

王乙康指出,未来经济需要不同技能,包括掌握落实点子的应用技能、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韧性。技能创前程(SkillsFuture)将是未来经济策略的重要支柱,因此教育部广开教育渠道,例如通过在职培训计划,让人们边学习边工作,新跃大学也将升格成第六所公立大学,与新加坡理工大学一起教授应用技能。

在个人的层面,面对科技不断进步及职场经历的颠覆性变革,技能的提升未必和个人待遇或受雇有直接的联系,提升技能的过程或许比结果更加重要。

如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前主席、现任美国智库新经济思维研究所理事长阿代尔·特纳(Adair Turner)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技能的错觉”(The Skills Delusion)中所说:“对那些在不断增长的行业工作,但只得到低薪的人来说,更好的技能难道不会帮助他们得到薪酬更高的工作?很多时候,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一个目前从事低技能工作的人,即使经培训而有能力胜任高技能的工作,那份工作也可能让给另一个拥有更高技能的人选,两人之间的薪资差异可能仍然显著。纵观很多工作,相对的技能排名比基本能力更重要。”

“因此,‘让每个人有更好的教育、更多的技能’,在提高生产力方面并非那么重要,作为弥补不平等的工具,也并非如一般常识所认为的那么有效。但这并不贬低教育的个人和社会价值……在一个机器人可以从事越来越多工作的世界,教育和技能比任何时候更加重要,这和它们能够提升个人在劳动市场的定价无关,在许多工作再也无法提供足够的收入、满足感和社会地位之际,它们能充实我们的生活。”

这或许是每个人必须日渐体认的现实和调整的心态。

(作者是本报采访组主任 chancp@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