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能端:读报

字体大小:

众声道

看了《联合早报》微电影《爸爸的表情》,有种莫名的感动。里头有许多画面似曾相识,让我联想到父母这些年来风雨不改,弯着背低头翻阅华文报的样子。

父母不谙英文,家里至今只订阅华文报。摸黑起床除了看到餐桌上的早餐,就是早报,象征新一天的开始。爸爸是急性子,看报也是疾风式,快速“扫描”头条,只有非常重大或新奇的新闻,才能让他专注地看完整篇报道。他傍晚还会买份晚间报看。妈妈有耐性,对文字细嚼慢咽,经常做剪报。若是把她未看完的报纸卖给“加龙古尼”,是要挨骂的。

或许是从小喜欢阅读的关系,加上耳濡目染,我上学后也渐渐养成看报的习惯。起初觉得新闻版的内容很生硬,有许多艰涩的词汇,所以我总是跳过不看,直接看副刊。原先单纯看图片,尤其是偶像明星的照片,后来发现慢慢看得懂相应的报道,升中学后基本上对时事新闻也不排斥了。

中学四年还有《新报》(The New Paper)和华文学生报《星期五周报》陪我成长。上世纪90年代中,正逢大马金杯火热的时期,追看国家队的新闻和八卦,学生普遍首选《新报》。另一边厢,有份专属青少年的华文报,以我最熟悉的语言,报道港台明星的动向和校园趣事,让我对每期周报都充满期待。

下个月结束无薪假之后,我将到华文媒体集团属下的学生报任职,所以最近和亲戚朋友聚会,常聊起未来的工作。在交谈中发现,有不少和我年纪相仿的同辈,对周报这份学生刊物怀有美好的回忆。无论他们毕业自传统英校、特选中学或其他学府,谈起学生报嘴角都不禁扬起,忆起以往如何收集封底的明星海报、选最短的文章应付剪报作业、利用练习题备考等。得知周报没有停办,而是以《逗号》延续下去,他们认为是件好事。

这些同辈当中绝大部分已经为人父母,孩子不是在幼稚园就是小学生。说起《小小拇指》《小拇指》和《大拇指》这几份华文媒体集团近年来面向学前和小学生出版的刊物,他们虽不熟悉,却看过孩子们拿回家。对此,他们会尴尬地解释:“我们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一起看,白白浪费了这些报刊。”

在一个以英文为主的社会和新兴媒体崛起的时代里,要坚持办横跨学前至中学的华文学生报,并不讨好,但这个传承语文和文化的事业不能轻易弃守。接下来学生报会通过一系列改革,包括增广内容、加快数码化的步伐、举办更多益智活动等提升整体素质。在逆水行舟的环境里,除了报馆秉持制作优质读物的理念,以及学校和社团努力维持华族子弟的语文水平,最关键的还是家长、祖父祖母与长辈,有意识地为下一代营造学习的氛围,善用资源,尤其是阅读素材。

我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爱看报的家庭里。报纸不仅是知识宝库,读报也培养个人阅读的耐性,消化数据和辩解不同观点的能力。在新加坡这个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的国家,常阅读英文和母语报,更能认识个别社群间细微的差异,建立对国家与母族文化的身份认同,从一个自信的新加坡人的视角,洞察世事的发展。

可是读报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习惯,希望华文报同仁的耕耘,能获得各界更多的认同,鼓励年轻一辈从小看报,让他们终身受用。

(作者是学生报候任主编

tanlengtuan@gmail.com)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