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呈:主要看评论

字体大小:

城外城

“主要看评论”在当下的社会已经成了生活常态,一门产业,一种博弈,并制造了生态圈,涉及内容生产、消费、舆论导引、观点博弈、利益涉入等多重面向,从制造到最终的消费和影响,每一个环节都有价值链条。

冲着王家卫监制、梁朝伟金城武主演的名头,去看了电影《摆渡人》。由于是预映,之前对电影没有被外界植入任何判断和印记。

如果抱着纯娱乐的心态来看,汁水淋漓的执着情感、狂欢大酒明艳色彩,无厘头语言喜剧情节,倒也热闹。再看回原著的作品,和文字的想象空间比较后,这才产生些许有形无神气质不符的遗憾。

或许有着类似看法、又愿意分享的人不在少数,影迷们常去的豆瓣、猫扑网站上对这部电影批评不少,评分亦低。

令人错愕的是,中国官方媒体开始猛批豆瓣、猫扑“恶意操纵影评”“ 恶评伤害电影产业”,甚至传出其被电影局约谈的消息,突如其来,众说纷纭,普遍被认为是因《摆渡人》等几部贺岁片票房不佳,影评网站首当其冲成为被“问责”对象。

以豆瓣的影响力,它的评论倒真的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影响着很多人决定消费的意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绝对有被商业渗透影响评论的可能,进而润物无声地获取/打压商业利益。

之所以如此,归因于“主要看评论”在当下的社会已经成了生活常态,一门产业,一种博弈,并制造了生态圈,涉及内容生产、消费、舆论导引、观点博弈、利益涉入等多重面向,从制造到最终的消费和影响,每一个环节都有价值链条。

吃饭看食客点评,购物看买家秀,看电影前先读影评,旅行前参考别人的攻略。自然,看新闻也一定要看评论。甚至于在信息来源广泛的传播环境下,信息发布已经没有垄断可言,但是,千姿百态的评论,既是对新闻和信息的倍数加工和增色,也是各种利益的博弈手段。

从新闻视角来看,更能清楚地认知,在网络这一公共空间,原先固有的发布者的垄断地位和话语权已然消解:从传统报业的社论权威,到今日自媒体的崛起,网民发声力量的强大,这个过程,是自由评论、平等发声意识兴起的过程,是民间自主舆论力量与媒体机构化的权威舆论力量博弈的过程。无论是重大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民间评论无所不在,不但造就无数网络金句,而且在一些指标性的社会事件,比如中国发生的雷洋事件、罗尔事件上,评论展示了广泛的参与度,“主要看评论”形成了围观的强大力量,甚至改变了事件原先的走向。

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是“主要看评论”的时期,也是评论里见真章的社会。一方面评论各式各样乱花迷眼,另一方面评论又是观察当下社会的绝佳平台,折射和透视社会的种种情状。

评论者之中,有或高调或谨慎发声的大V明星,有充满网络智慧的民间段子手,有默默转发不着一语的普通网民,有隐姓匿名的疯狂“键盘侠”,还有上规模有组织狂轰滥炸的“水军”。在评论的公共平台上,每一股评论的力量,都是各自考量或利益驱动的体现:或为公平发声,或讨论争议寻求正义,或彰显个人存在感,或为道德代言,或为金钱绑架。

每一股评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改变着网络生态和社会形态,也在不断地重塑人们的观念,改变社会参与的方式与力度。

因此,“主要看评论”也是一门学问。

影评也好,流行剧榜单也好,或是买家秀,又或是社会新闻,能看出评论的门道才是硬道理。

大数据时代的评论,既潜藏着人口红利的力量,激发粉丝效应的经济效益,也对社会心理、价值理念的激变产生巨大能量。

或许可以说,不看评论,不看相对专业的评论,看不懂评论,很难真正了解评论背后的社会。

以中国的社会现象来说,能够自由地评论、发声,拥有前所未有的话语权,是中国社会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今日之所以出现“主要看评论”生活场景的根源。

然而,中国式评论的复杂就在于,评论的标准和界限,评论的权利与责任,评论的专业与伪饰,评论的客观与滥用,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通过媒体呈现评论,必要的时候官媒可以发表评论作为定论,或者发布新闻后在网络平台关闭评论功能,那么,只能激发新一轮对于无法评论的评论。

“若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法国《费加罗报》报头的这句话,在“主要看评论”的时代里,变得有些纠缠不清,所谓的批评和赞美,在“自由表达”的包装下,都可能有着另外的动机与利益。

批评,或者说评论,只有基于事实的真实性、批评的专业与客观,才能取信于人,具备说服力,但是,“写评论”的手段高明了,“看评论”就更需要火眼金睛,进行一番去伪存真的专业判断。

(作者是本报助理副总裁(新兴业务)

zhouzc@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