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越:数码永生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如果你和我一样,或许会对自己的曾祖父母感到好奇,但对他们的了解还不如陌生人。

他们长什么样子?脸上常挂什么表情?声音洪亮还是沙哑?人品和性格如何?生活充实还是无趣?除非他们仍在世、生前是名人或创意工作者,不然泛黄的旧相片、近零碎的家书,以及家族的小故事,不会给你完美答案。

你认为,那再正常不过了,谁会认识三代以前的人。再想一想,你会赫然发现,后代对你的认知,将远远超越你对祖辈的认知,他们甚至会知道今年跨年你去了哪里。

当医疗科技正在延长人类寿命的同时,数码科技从另一个角度,把人们逐渐推向了“数码永生”(digital immortality)。

刚上映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利用最先进的数码视觉效果,让1994年去世的英国演员库欣(Peter Cushing)在大荧幕前起死回生,扮演大反派。

本周心脏病发作逝世的费雪(Carrie Fisher),年轻时的样貌和神采也被数码复制化,在戏中客串“莉亚公主”。

过去,好莱坞通过重组已故演员生前未使用的片段,取得类似效果。这次的新尝试,则营造出栩栩如生的新片段。追随库欣35年的私人秘书,观看电影时情绪激动,对前雇主的“演绎”赞叹不已。

也有影评人批评,这种新科技对往生的演员是莫大的不敬和侮辱,可能把电影业带入灰色伦理地带。但更令人期盼和生畏的是,电影业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三年前,英国科幻电视剧《黑镜》(Black Mirror)讲述一名女子因未婚夫车祸遇难陷入绝望,于是利用他生前的网络通信数据,重建一个数码版的他。准确度很高却不完美的数码版,让她的悲伤延续了几十年。

2016年,部分剧情已成真。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Bot)起步公司年轻创办人库达(Eugenia Kuyda),打造出跟她意外身亡挚友谈话方式如出一辙的聊天机器人。

库达说,自己一遍遍读着挚友生前发给她的信息,有平淡日常的,也有欢快搞笑的。挚友患有失读症,信息中散落着他独特的词组和拼写。

她说服挚友的十名亲友,包括其父母,捐出话题广泛的8000多条信息,输入人工神经网络,最终满足她想再次与他对话的渴望,也实现了这个游离在科技道德底线的计划。

上述信息量看似大,但根据资讯公司益百利(Experian)的数据,45岁以下美国成人月均接收和发送的信息2550条。这还不包括照片、视频、音频等。

近期,个人面簿上开始涌现自动生成贴子,精确筛选出十年来与友人最重要的画面、时刻和互动。数十年后,系统又会以何等方式,提醒我们去缅怀?

有未来学家设想,彻底颠覆人类的科技会有两个,一是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奇点(singularity),二是将个人思想转换为数据,上传至非生物载体取得永生。但是,除非大脑860亿个神经元,和其之间上万亿个神经连接所产生的意识能被复制,这仍将是幻想。

更接近现实的,或许是一些虚拟实境(VR)科研人员口中的“终极自拍照”,即集合一辈子数据痕迹的多媒体文档,让他人了解我们到底是谁。

踏入2017年,这样的未来已越来越近。下次发表贴子和信息前,不妨设想一下,你到底想为后人留下什么样的数码遗产?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数码部内容副主任 sheny@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