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义:变质的朋友圈

字体大小:

义点义见

朋友之间当然可以有利益交换,但是,交朋友不应功利挂帅,否则,利用价值没了,友谊也枯萎了。

前几天,几个朋友在谈论一条新闻,说有个女老板参加了台湾某大学的总裁班,认识了男商人,经不起花言巧语当了他情妇,之后却被欺骗,损失了10万新元;后来,到台湾参加结业典礼发现有人造谣,自己看不开,回新加坡之后几乎轻生,幸好亲友来救,才避免悲剧发生。

谈论的重点倒不在此案复杂的社会关系,而是从此案引申,谈论当下一些人参加高校课程的动机。

早在20年前我念MBA时,就常听人说,汲取知识只是念MBA的一个目的,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这三年下来所结交的同窗情谊。现在跟你一起深夜奋战于小组讨论的,可能十年后是哪家上市公司的老板,或是哪个政府部门的长官。你将来有求于人的时候,对方顾及同窗之情,自然会特别照顾。即便是平等的商务公务往来,有当年的情谊作为敲门砖,也总是占点便宜。说白了,读MBA的重要目的,是建立高价值的人脉。

20年后的今天,有这类想法的人还是不少。前不久,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励志鸡汤”——掌握了好质量的人脉,决定你以后将有怎样的成就和身价;而一个人的身价,往往是他身边最亲近的15个人的身价总和的平均值。因此,结论是,要想使你的身价更高,唯有去认识那些身价高的人!

几年前,我在北京参加外商商会的跨国联谊活动,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当时,许多外国驻华商会办活动的一个主要号召力,就是“认识X国在京企业高管,拓展商业机会”。

不过,这类活动经常流于表面,除了极小部分人碰巧擦出了火花,做成了生意。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参加这类酒会不外两个目的,一是消闲,大家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一是收集名片,隔天就开始一个个打电话,向刚认识的新朋友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前者在情在理,后者却让这类活动变了质,令人生厌,我逐渐也就不太愿意参加这样的跨国联谊酒会了。

读个总裁班也好,参加个酒会也好,当然可以有多重目的,包括结识朋友,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例如总裁班或MBA班,首要目的应该是汲取知识和理念,借鉴经验,吸取教训,然后才是结交同学和朋友。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总裁班或一场联谊活动吸引来的人,大多数是以“认识身价高的人”或者是“认识可以提携自己的人”为目的,可想而知会是多么的无趣无聊,到最后只是满场业务员和销售员互相拉业务。

有些较有责任心的学校,对学员会进行较严格的筛选,比如通过笔试、面试,要求学员有一定的学历和职场或商场经验,有时也通过价格杠杆来过滤掉一些不合适的申请人。“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同样适用于高等教育和培训。一般来说,定价高的课程必定有相应的市场定位,否则它很快会被市场淘汰。同理,高品质的课程必然定价高,因为名校的资源、老师的专业水平、课程行政和管理的水平,都需要有相应的成本和报酬。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曾经接触水平不行的老师,备课不认真,一套讲义用三年五年,一成不变,完全跟不上时代变化;既然备课不认真不费力,当然可以接受低价讲课费;但是,对学员来说,上这样的课完全是浪费时间。一些水平低下的总裁班和MBA班,无异于文凭工厂,吸引到的学员良莠不齐,自然也有动机不纯的。

近几年来,我在福建会馆、金门会馆等社团担任义务董事、理事职务。有些朋友说,认识这么多老板多好啊,你的生意就不必愁了,你孩子将来上福建会馆的小学也不在话下了。甚至有一些不认识的人,通过朋友来认识我,然后问我能否推荐他的孩子进福建会馆的小学。

对这些朋友,我只能有礼貌地答复:我从来没有向会馆理事提过任何生意往来的要求;我当选会馆理事时女儿都还没出生,当然不是为了取得六年后的小学报名优先资格;至于推荐初识朋友的孩子进报名竞争激烈的小学,有悖我的处世原则。

人脉资源十分重要,但是,如何定义、拓展、利用人脉资源是有讲究的。首先,只愿意结识“认识身价高的人”,而且把“身价”定义为“身家”,本身就是个悖论。你既然只愿意结识比你身价高的人,那么,比你身价高的人又何必愿意结识你?

其次,朋友之间当然可以有利益交换,但是,交朋友不应功利挂帅,否则,利用价值没了,友谊也枯萎了。这不叫“交友”,而叫“交易”。交易当然完全没问题,但不要点缀以“朋友”二字。

我有个朋友,微信首页开门见山写着“卖东西的请不要加我,我需要的话会主动加你的”。另一个朋友则不时删掉微信里的“朋友”,对点头之交不宜太花时间。这大概都是被当下泛滥、变质的“朋友圈”所激起的无奈应对。

(作者是隆道研究院总裁,本文仅代表个人看法 chinyee_koh@yahoo.com)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