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不是保姆

釜山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凯利(右一)带着妻子和孩子们出席记者会。(法新社)
釜山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凯利(右一)带着妻子和孩子们出席记者会。(法新社)

字体大小:

众声道

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的国际关系教授凯利(Robert Kelly)大概没想到,自己竟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成为网红。

3月10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就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进行直播连线时,在家中书房受访的凯利正要就这个严肃的时政课题发表看法,两个懵懂的孩子满脸好奇闯进了镜头,直到一名女子手忙脚乱冲进来把姐弟俩带走。这个尴尬又逗趣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不到一天浏览次数就飙升到5000万次。

视频中女子的身份随即引发了一场有关种族偏见的争议。有网民和媒体第一时间把视频中慌张带走孩子的亚裔女子当做保姆,甚至讨论起她会不会因此丢了工作。但很快就有人出来澄清,这名女子是凯利的韩籍妻子金正雅。

有人认为,视频中的女子看起来比凯利年轻太多,而且和两个孩子的肤色不同,被误认为保姆并不意外。另一方则指责,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个想法都是对亚洲女性的偏见。美国女权主义作家盖伊(Roxane Gay)在推特上毫不客气地“要那些把孩子的母亲误认为保姆的人好好反思”。

一个名为“不是保姆”(#notTheNanny)的话题很快在推特上传开。有女网民上载自己和混血宝宝的照片,附上“不是保姆”的标签,希望以此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刻板印象,轻易做出存有偏见的判断。

固有思维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一些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律和秩序,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扎根人们的头脑,潜移默化地左右人们的判断。曾经听过一名女性朋友这么介绍自己的家庭:“我有两个孩子,女儿中学要毕业了,儿子即将念小学”,之后还补一句“同一个丈夫生的”。因为两个孩子年龄有差距,常常有人很不礼貌地问她,是否同母异父。为了避免尴尬,她干脆先做解释,不给人留下臆测的空间。

偏见并非是因为对事物完全不理解而引起的,多数人在得出偏见的结论前,其实都有过一定的经验累积和归纳。在一般人的生活经历中,时隔10年生孩子并不多见,偶尔接收到“两个孩子差10岁”的信息后,很自然会先入为主地得出对方有两段婚姻、两个孩子非同个丈夫所生的结论。同样的,一个工作体面、享有一定声望的白人男子,身边冒出一个看孩子的黄皮肤女性,加上女子连滚带爬的样子,也很容易让人把她同担心被炒鱿鱼的保姆挂上钩。

然而很多事情并非用经验就能加以检验,而偏见背后缺乏的往往是客观的思考。凭着过往经验和主观认知,得出一竿子打翻的结论,是最简单省力的做法,不用辨析、无需动脑、不必深究,即使做出错误的判断,还有经验二字当借口。因此很多人会不知不觉生活在既定的三观(编按: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之中,要摆脱偏见并不容易。

偏见的影响可大可小。在全球化、移民人口增加、恐怖主义威胁上升的大趋势下,社会容易形成新的断层线。面对这样的新考验,偏见的负面效应可能被放大,导致断层线进一步深化,让社会更加脆弱。以“伊斯兰恐惧症”为例,这股在恐怖主义威胁下滋生的情绪把回教妖魔化,一旦加上偏见的催化,难保不会让一些人失去应有的辨析能力。在多元文化、种族和宗教的本地社会环境里,甚至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不是保姆”的话题最终没有发酵,金正雅日前和丈夫接受访问时,大度地让人们“享受这个片段,不要去争论保姆问题”。不过这倒是提醒了我们,偏见无处不在,要不是有意识地去拓展视野,接触社会中不同的想法,做多角度的了解和客观全面的思考,一不留神就会掉入偏见的陷阱。

(作者是本报采访组副主任 yangdx@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