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玲玲:大学读什么?

字体大小:

零距离

要裁定一个学科系的价值,更需要多层面的衡量,除了报酬,经济收益以外的回报又该如何估算?

上个周末是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的开放日。这次的开放日在崭新的第八院楼举办,日本研究系如往年般除了在籍生,也请了几位毕业生义务前来助阵,帮忙解答询问。一般上,前来询问的新生和家长,都有兴趣了解主修较冷门学系如日本研究系的毕业生,能有什么就业前景。毕业生在与来访者的畅谈中,除了回答深入认识另一个异文化,掌握一种新外语,对他们毕业后工作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也提到大学生涯中多元化学习的重要性——过去各种赴日本的浸濡计划和实习机会如何开拓视野,增进学习的深广度,也让他们通过异文化的视角,进一步认识自身的文化和思维。

大学时期着实是学习异文化,掌握新外语的好时机,随着课程选修的灵活性增加,今日的国大学生只要有兴趣,大都有机会选修一种或更多外国文化和语言;而院里的语言中心,更不时推出新的语言课程,至今已有13种语言可供选修。主修日本研究的学生,主要是文学暨社会科学院的学生,但偶尔也有跨系生,如近期毕业的化学和日本研究的双学位生,及电脑科学和日本研究的双主修生,突显了大学课程可以为自己的需求量身定做的灵活安排。

然而,与热门学系如经济、心理学科等相比,区域研究,如中文、日本研究系的主修人数,自学院十多年前取消限定各科系的主修人数后,都一直处于少数。这或许和人们对毕业自这些学系的就业前景不甚了解有些许关联吧。

日本研究系创系已有35年的历史,环视历届毕业生,不难发觉他们涉足的领域相当广泛,概括外交、工商金融、传媒、教育界等等,也不局限于同日本有关,虽然有些曾经或正在本地的日本企业上班。毕业生中也有赴日工作的例子,有一些是被机构或公司派到日本工作,也有一些是直接应聘到日本总公司。第二种情况这几年来随着日本企业开展招聘国际人才而愈加普遍。此外,我们也常听到系上的学生毕业后前往日本,参与着重文化交流性质的工作体验。

JET日本交流与教学计划(The Japan Exchange and Teaching Programme)是其中较广为人知的交流式工作项目。这个自1987年发起,旨在协助加强日本的外语教育及促进草根国际交流的项目,由日本外交部等所推广,如今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交流项目之一,近年来每年接受近5000名来自40个国家的参加者。

新加坡人自1999年开始受邀参与,不少系上的毕业生对这个项目深感兴趣,他们通晓日语,除了可以申请成为不需要懂得日语的学校英语指导助手(ALT),也能从事需要应用日语的地方政府国际交流活动部门的国际交流员(CIR)工作。其中有一位毕业生在鹿儿岛县厅当CIR时表现特出,甚至持续留任了五年的最长限期,回国后更即受聘为代表鹿儿岛县的东南亚区域总监。

在系上收到的各项类似的邀请计划中,有一个是自1989年就开始,差不多每两年就会收到,位于神户市一所语言学校征聘英语教师的告示。这所取名淡马锡的语言学校,由一位1980年代中期曾驻居本地的神户新闻特派员藤岗先生所创办。经过了在新加坡生活的跨文化体验,他回国后毅然放弃安稳的报社工作,开办了特聘新加坡教师来教英语的语言学校。他不仅推翻了日本人通常把外国英语教师既定为金发碧眼人士的印象,也有心把办学校当成是促进新日交流的平台。

学校的第一批教师是三位刚毕业自日本研究系的年轻女生,一般教师在日本待两三年左右就回国就业,其中也有和日本人结婚的例子。几年前在新加坡参加了这所学校的周年庆典,喜见藤岗先生一家带着学生家长与老师重聚的温馨画面,也从中知悉自系上毕业的老师回国后的工作岗位,其中有自己创业,开办了相当规模的补习中心的例子。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往往是一个学科系存在价值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而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则通常集中在毕业六个月内的动态。

我常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学科系对毕业生的价值和前景的影响,就业调查或许也应该采取纵向调查。再者,当前全国积极推广终身学习和持续教育的理念,要裁定一个学科系的价值,更需要多层面的衡量,除了报酬,经济收益以外的回报又该如何估算?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研究系副教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