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玲玲:闲聊爱情

字体大小:

零距离

不管在什么年代,都会有因距离而分手的例子;然而,当文字、通话甚至通过视频的见面,从代价高昂方式转为习以为常的媒介后,习惯了即时分享的现代人,或许对“等待的孤单”更少了那一分能耐。

这个夏天,与大儿子相约美国加州。母子俩四处观光,也观赏了两场很棒的大型演唱会。

一场是约翰·梅尔(John Meyer)在硅谷谷歌城附近的海岸大剧场的演唱会。梅尔曾数度荣登格莱美奖最佳流行男歌手,他的创作风格多元且吉他演奏精湛,动听的现场演唱和吉他弹奏都紧扣人心,极富感染力。那一晚,我们全场站立,儿子和周围的年轻人一样兴奋地投入在每首歌曲的氛围里,他说梅尔的歌曲自中学时期就一直陪伴着他,听着他的演唱,犹如回到年少无知的懵懂岁月,回忆中夹着一丝丝莫名的感动。

另一场是出生于夏威夷的著名轻柔搖滾乐创作歌手杰克·约翰森(Jack Johnson)的巡回演唱会,或许因为他素有顾家好男人的正面形象,席上有不同年龄层的观众,除了年轻人,也有携带小孩的夫妻、中年和上了年纪的观众。夏日星空下,置身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边上优雅古典的希腊剧场,我们都陶醉在约翰森的歌声中,尤其当他柔情地唱起那首致给太太的情歌《你是否还记得》(Do You Remember)时,令人不禁缅怀起学生时代纯纯的恋情。

或许是受到演唱会情歌的激发,旅途中我们闲聊着对感情的所见所闻和看法。在这个大学生、高中生或更年少的学生谈恋爱已不足为奇的年代,感情的困扰,尤其是失恋,已成为学生的成绩突然一落千丈,或是性情突然变得沮丧、忧郁的可能因素。虽然我对年轻人的爱情没有研究,旅途闲聊却让我觉察到今日年轻人的爱情和挑战。

一直以来,国民服役的两年岁月都被公认为小情侣的恋爱危区,男朋友去保家卫国,不只意味着彼此得忍受不能时刻联系和见面的失落,各自环境的改变也容易引来对对方的不同期待和失望。一名女生对在高中时交往,目前正在当兵的男友稍有微词,她知道他当兵辛苦,但她的课业压力也不小,她渴望有他的呵护和关心,可是不久后她发觉关心淡了,彼此的共同话题也少了,适逢在校园里遇到了对她呵护有加的追求者,结局可想而知。当然,校园里也会有安稳通过考验的坚贞恋情,当彼此都回到大学校园,即便女生虽说有点不习惯,自己都已大三,男友才刚是大一新鲜人,但两人粘在一起喜滋滋的,难掩终于可以朝夕相处的幸福感。

同高中生的恋爱相比,大学生思想较成熟,他们的恋爱相对有望开花结果。觉察到这几年来学府间大力提倡的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对学生的恋情也产生了间接影响。对许多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这个计划到外国学府修一个学期课,不仅增进国际视野,也鼓励年轻人学习独立。这之间有学生情侣决定报读同一个国外学府,双飞双栖,也有学生在国外修读期间找到心仪的当地对象,改变了毕业后的去向。但是,也碰过认识多年的情侣就在这几个月内一方移情别恋,另一方因为有距离而以失恋告终。最近还遇到恋爱刚开始要萌芽的年轻人,因为一方已预备出国一个学期而踌躇不前,担心感情难抵距离的考验。

我有点不解。不是说我们如今正拥抱着距离已被大大缩短的互联网时代吗?在这时刻都能通过轻巧的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弹指间互通音讯视频的时代,为何还惧怕距离?回想当年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远程距离的恋爱更不容易维持,除了要应付高昂的跨洋电话费,书信往来更要耗时一两周才会由邮差送到手,为了省钱,经常使用同是信封和信纸的“航空邮笺”(Aerogramme)写信,用文字把思念密密麻麻填满那仅一页A4纸的空间。儿子说,这太不可思议,你那年代的年轻人真有能耐,不怕等待的孤单。

不管在什么年代,都会有因距离而分手的例子;然而,当文字、通话甚至通过视频的见面,从代价高昂方式转为习以为常的媒介后,习惯了即时分享的现代人,或许对“等待的孤单”更少了那一分能耐。就算互联网科技的传播速度可以改良得更快速,爱人不在身边的孤单落寞,依然是个难以突破的感情煎熬。

想起约翰森的情歌,他那晚的最后一首曲目——《最好在一起》(Better Together)。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研究系副教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