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云舟:另一种负责

本月初举行的“袋鼠”演习。(档案照)
本月初举行的“袋鼠”演习。(档案照)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本月初去澳大利亚采访新加坡武装部队的“袋鼠”演习时,就知道这会是一次很不一样的出行。倒不是因为能增广什么见闻,而是因为这次采访的重点,几乎会围绕上个月一名全职国民服役人员在这个军训场地丢命一事。去程的午夜班机上,沉重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不就是一条21岁的生命,不就是履行自己作为好男儿的义务,不就是和平日训练中一样往装甲车里一站,换来的却是一去不复返,换来的是母亲问苍天“有谁知道那种哭尽最后一滴泪、感觉就快要窒息的滋味”,苍天却无言以对。

武装部队开放让媒体在敏感时刻采访演习,自然不会没有个说法。与演习指挥官(第二训练期)陈庆利准将的访问还没开始,记者心里或多或少都做好他会有些重点宣布的准备,如调整部分训练之类的。所以当陈庆利在受访时冒出一句“安全措施充足,暂未对安全条例做任何更动”时,脑海里首先出现的反应是:“呃?就这样?”

不过指挥官这招“以静制动”,我们无从把它解读为不负责任的做法。恰恰是因为当局在事发后,第一时间暂停所有训练,检讨所有训练和安全管理计划,他才有决定维持原有安排的行事和道德依据。反之,如果在外界的压力下“为了做而做”,那才真是敷衍了事。

所谓负责,即指为所当为,不要“为了做而做”。负责不是就一定得鞠躬下台,或是像一些更极端的例子那样哭个悔不当初。这些都只是众多“负责”形式的一种,而比这更重要的是正视问题。问责方要的不是被问责方的退让、示弱,而是要被问责方有个交代,面对锥心和不可逆转的事实,也能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若空有形式而无实质内涵,到头来于事无补,那不是负责,而是wayang(做戏)。

负责,就是有担当。但负责和担当背后还有更决定性的因素支撑,那就是文化。无论军队或任何行业,安全文化尤其不可或缺。国防部第二部长王乙康视察演习时就指出,指挥人员对待安全的心态,决定了武装部队的安全文化。指挥人员从约一年前就开始策划和勘察,让参演人员在执行任务前反复操练行动步骤等措施,都说明武装部队的安全观念已经相当成熟。

但军队所无法回避的“恒久的权衡抉择”,是在人员安全和军训真实性之间取得平衡。犹记前年同样是采访“袋鼠”演习后,我在采访侧记中提到,演习的可贵之处,一来是让士兵学会应付突发状况,二来是力求通过陌生的作战环境,磨练军人的自信。大家虽然都明白时时以安全为首要考量的道理,但提升作战能力的考验,在于如何在安全前提下让训练接近真实。如果以保证零伤亡为由,在军训难度上妥协,这不但失去在海外借用训练场地的意义,最终还可能权衡掉国家的自卫能力。

最后,此次事故中较遗憾的,是事故发生后网上“愤民”的反应。议论事发原委尚属人之常情,但借机兴师问罪,甚至对国民服役制度落井下石,无异赤裸裸的情感勒索。口中嚷着要某某某、谁谁谁负责的当儿,不妨先问问自己是否负得起国家防卫的责任,还是也有wayang之嫌。

(作者是本报记者 yznam@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