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慧:根深蒂固文化心态

SMRT总裁兼首席执行长郭木财(档案照)
SMRT总裁兼首席执行长郭木财(档案照)

字体大小:

新加坡仍在努力学习,只是学习上不能仍停留在技术转移,只满足于能招商引资创造就业机会,而忽略了更深厚的良好文化学习。只要止于技术层面,没把人家能精益求精的根本因素贯彻和内化为一种文化基因,新加坡将永远只能是等着“上头”审核或批准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而不是愿意看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者。

这阵子在新加坡网民或议论圈里很红的一句名言,不外是SMRT总裁兼首席执行长郭木财在记者会上提及公司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问题”。

前公务员首长林祥源上周二(14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的“新加坡会走下坡吗”系列讲座最后一讲时,也提到新加坡社会已形成的一种固有思维:只重视成绩和嘉奖最成功者,忽略在任何过程中尽心尽力和立心向上的人。

郭木财的原话是“deep-seated cultural issues”,林祥源则用“natural frame of mind”,两者都可用“根深蒂固”来转述,只是这句成语原本没有贬义,出自《老子》第五十九章的一句:“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意思是掌握治国的根本,就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而这就是将根扎深使之巩固,持久长生的道理。后来演变为成语,比喻基础坚固,不容易动摇。

每个国家和企业都有让它们成功的良好根深蒂固文化,或已内化的一种文化基因(DNA)。以新加坡来说,这些文化也可用一串成语或俗语来概之:不好高骛远、实事求是;高效,事在人为,说到做到;高瞻远瞩,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等等等等。

然而近年本地公共和基础设施不时浮现的维修与服务问题——地铁故障、电梯和电动扶梯失灵、组屋外墙脱落等,让人们不禁质疑新加坡过去引以为傲的高素质与高效率品牌文化,是否已在腐蚀褪色。

前不久请同事向当局反映一个活动名称的华文翻译文法上不正确,并提了几个替代建议,对方的第一反应是,上头既然已经审核了原来的翻译,就不改了。

这种上头批了或决定了,不想再麻烦的心理或态度,即使不是在我们的公务员体系或企业文化里“皆准”,但只要有此增长趋势,就足以腐蚀我国这些年来一直要追求的精益求精奋进精神。还好对方后来表示会考虑。

省麻烦,让自己的日子好过的态度,是很多问题的根源。久了惯了,就成了根深蒂固的文化问题。

1961年成立的经济发展局在配合它成立40年出版的“Heart Work”(华文版本《心耘》)一书中,有好几篇序文提到了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到后来不同阶段的发展,都有虚心向外国专家学者、不同领域的大师取经治国的文化,而这也是经发局一直以来为新加坡经济发展引路和引资的文化:“学习,调整,创新”,即综合所借鉴的各种模式和经验,再配合本地国情与客观条件,形成新加坡自家模式,“在国际间,独树一帜”,也享誉国际。

新加坡仍在努力学习,只是学习上不能仍停留在技术转移,只满足于能招商引资创造就业机会,而忽略了更深厚的良好文化学习。即使现在全国正倾力投入资金与资源的各种培训,学习的是高端技能与人工智能,以实现经济与行业转型,但只要止于技术层面,没把人家能精益求精的根本因素贯彻和内化为一种文化基因,新加坡将永远只能是等着“上头”审核或批准了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而不是愿意看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者。

SMRT因为接二连三的故障与上周的列车碰撞意外,一再成为大众批评与议论的焦点,但新加坡社会更要坚定防范的是,这只是我们社会普遍存在“根深蒂固文化问题”的冰山一角,无论是在公共部门或企业机构,大家学习和做事的心态如果只愿做个交差了事的过客,凡事不作为,只管依赖固有的思维和“反正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不只是更多失灵与失修的事故会发生,社会也会陷入政策过时与资源错配的人为“思想故障”,深远影响国家人民和下一代。

前公务员首长林祥源在上周二的演讲中,语重心长地指出新加坡人和社会必须避免有只求满意(satisfactory)或基本达标的心态。而历史经验显示,国家经济发展到富裕阶段,社会就会开始自满、散漫,随之而来的就是出现衰变。

他认为,新加坡要避免陷入这样的发展规律,就要自我突破,自我创造一种能引领国家继续发展与增长的先驱精神——不畏惧突破固有作为与模式,寻求因时制宜和创造新机会的方案。

要做到此,“我们需要塑造和贯彻创新的文化,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特质,而不只是鼓励创新而已……这方面需要珍惜和肯定各领域和每个人的尽心努力,不只是金牌人物。”

我们仍年年在各种世界排名中排在前列,只是在连续六年取得全球最具竞争力亚军后,今年被美国超越,退居第三位。

世界经济论坛在9月发表的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说,我国在创新能力和商务成熟性这两个领域的表现有待加强。但在交通基础设施、产品与劳动力市场,以及金融领域都维持非常高效率。

根深蒂固的文化没有贬义,它可以是关系一个国家和企业文化的老灵魂,是这种不断让国家和企业机构能掌握生生不息的根本之道的灵魂,懂得灵活变通应对变化与危机,而又知道敏感处理和待人。

最根本的,还是一种态度。老灵魂无阻现代转型,是让敷衍心态当道了,才碍事。

(作者是《联合早报》副总编辑 gohshe@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