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惠:华社随想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哪些传统对本地华人最重要?新加坡政策研究所今年中调查本地三大族群身份认同感,其中有1000多名华族受访者对38项语言、饮食和习俗等特征的重要性作出判断,结果前三名依次为讲简单华语、庆祝农历新年,以及使用华文,认为这三者重要的受访者至少有九成。为孩子取华文名排名第五、遵循华人葬礼和婚礼仪式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十。第13位是讲方言、第14位是为华族身份而感到自豪,喜欢华族美食排18位。

认为以下特征重要的人数则少于一半:吃中药(26位)、知道祖籍在中国哪个地方(27位)、喜欢华语音乐(30位)、欣赏书法等华族艺术形式(35位),以及熟悉地方戏曲(37位)。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双语政策施行已有数十年,英文作为官方语言更受到重视,但本地华人的华族身份认同感仍非常强烈,更把掌握母语视为华族身份的核心特征。不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本地华人对华族身份的认识也出现不少变化。38个特征中排在第12位的是“说流利英语”,其重要性比讲方言还要高,祖籍观念和欣赏华族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也逐渐削弱。

有关种族的大型调查过去并不常见,这项调查把华族身份分成30多个特征后进行访问,有助于让人们“看到”本来就比较抽象和主观的身份认同,了解哪些特征是核心,哪些逐渐趋向边缘。

阅读本地华族社群的新闻时,几乎都会看到政要和华人群体常挂在嘴边的称谓“华社”。近来每每看到,总会反复思索何谓“华社”,这个“华社”是否还有代表性的问题。许多长辈更关心的是年轻国人华文程度下降,华社是否会随着年长一代的离世而走入历史?

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华人的华族身份认同感仍相当强烈,最起码为华社的持续存在提供了基本条件。然而,因教育政策缘故,讲英语和少接触华族文化的本地华人,并不热衷于参与讲华语群体的活动,使得许多人长期以来对“华社”普遍的理解,仍停留在由会馆、华商、华文媒体,以及讲华语和方言民众所组成的社群。讲华语和讲英语的华族群体各自被套上“吃马铃薯”“香蕉人”“支那”等歧视性标签,似乎在意识形态上,新加坡华人大致被分成了两个圈子。这是否对华族群体的长远发展有利?

调查的另一结果也颇有意思。受访者被问及对种族或新加坡人身份的认同感更为强烈时,近半数表示重视两者,约三分之一只选择新加坡人身份,优先看重种族身份的人则只有14.2%。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族受访者,各自族群的调查结果都相近。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祖籍观念式微其实不见得是件坏事,因为这也代表了本土意识的成长。

对华人而言,根的观念极为重要,但转换对祖籍的理解,在移民社会其实相当普遍。以美国为例,德国、爱尔兰和英国是其人口的三大来源地;但在人口普查中,以这些国家为祖籍的人已大幅度减少,选择美国的则迅速增加。说这些并非否定祖籍的重要性,只是觉得华社不应再对不知祖籍的本地年轻华人,盖上“无根浮萍”之类的标签,而是教导他们把根伸得更远更深,才是更积极的做法。

华社未来何去何从?我想只要人们仍自视为华族,还重视华族传统,华社仍将持续存在。但在身份认同逐渐产生变化的当儿,华社也必须发展出扎根于本地、跨越语言隔阂的身份。

(作者是本报记者 limxh@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