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敏:小圈子不等于阶级分化

字体大小:

我们需要严防的是小圈子出现在国家的权力架构里,以及社会阶层流动空间变窄。

“我理想的车款是奥迪A3 ,像蓝宝基尼那种跑车太炫了。”

犹记得,听完友人的这番宣言,我回到大学宿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上网搜索这两款车子长什么样。

在中等收入家庭长大的我,直到去英国上大学前,脑海里最“上档次”的汽车品牌就是马赛地。奥迪和蓝宝基尼,听也没听过。

海外大学里的新加坡人很少,大家因此相当团结,总会相互照应。但即便如此,没过多久,小圈子已悄然成形。虽有例外,但大致上,家庭背景如住房类型和家中的主要沟通语言,是瓜分我们那小小新加坡学生社群的隐形力量。

来自富裕家庭的同学其实不难相处。大家多来自同样几所“名校”高中,共同话题不是完全没有。但和他们聊天,不时会出现搭不上话的窘境。他们聊的时尚品牌和美国连续剧,对没有品牌概念、看本土华语连续剧长大的我来说犹如外星语言,每每只能陪笑,久而久之,自然亲疏有别。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政策研究所最近发布的研究,就科学地“量化”了我的这段经历。

研究团队针对3000人展开抽样调查,并要求他们归类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亲友。结果发现,国人的社交网络中,性别、年龄、种族和宗教方面都呈现多样性,但教育背景和住房类型的鸿沟却似乎难以跨越。

“名校生”和“非名校生”倾向呆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居住在私宅者也较少同组屋居民密切交往。

参与调查的学者担心,教育背景和住房类型已成为新加坡社会的断层线,而这样的阶级分界将愈发固化。他们建议政府加大力度弥合阶级分化,通过教育、志愿服务、体育和文化活动,为跨社群交流提供平台。

学者的建议有其可取之处,毕竟接触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有助扩展视野,避免人们拘泥于狭隘的群体利益。更何况调查发现,社交网络越多元的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荣誉感就越强。

不过,要求每个人都拥有多元的社交圈子,至亲的人当中必须包含所有社群代表,不但非常困难,也未必实际。从我自身经历所见,把不同背景的人放到一起生活,不代表他们能就此成为密友。

友谊的建立是复杂的。虽然有者能因兴趣和价值观相同而找到和自己的背景截然不同的密友,但更多时候,朋友间所需的那份默契,来自于共同的求学经历或成长环境。住在哪里、上什么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亲友圈子的组成。物以类聚,在任何社会都一样。

亲友小圈子虽是社会阶级分化的一个警示,但简单鼓励大家多交友,恐怕只是触及问题的表面,也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严防的是小圈子出现在国家的权力架构里,以及社会阶层流动空间变窄。

由古至今,社会阶级分化是造成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一大因素。这样的社会里,亲友小圈子固然存在,但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关键,在于资源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阶级分界固化、部分人不公平地享有特权和优势。

要避开这个困境,国家需要一个有来自不同社群代表所组成的政府。公务员出身的多样性,有助政府更全面地了解并照顾各社群和阶层的需求。反之,小圈子很容易因群体思维,无意间让社会中某一群体享有优势,激化社会的不公平感。

加强社会流动性,避免“世袭”富人和平民的出现,也是防止社会阶级分化的有力举措。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政策的刻意设计外,也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团结一致地认同唯才是用(meritocracy)这个原则。

有批评说唯才是用造就了精英主义,这可再议,但唯才是用最根本倡议的平等机会、不论背景、只看能力论功行赏,是维护社会公平和保障社会流动的重要元素。

社会阶级分化问题不容忽视,但确切症结还待进一步研究;要如何化解,需要深刻思考。至于国人喜欢跟谁结为密友,我想,还是随缘吧。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副采访主任 nghuimin@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