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惠:精英扶弱记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活动地点与活动内容之间的关联究竟有多大?星期四交稿回家后,脑海中还在不断重播傍晚采访工作的画面。

新加坡牛津剑桥校友会日前举办首届“纳丹座谈会”系列活动,邀请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担任主讲人,讨论新加坡所面对的国内外挑战和政府治理理念等课题。

座谈会为纪念已故总统纳丹而设。事缘前年4月,即纳丹病逝前的四个月,他曾与校友会年轻成员展开小型闭门对话会,谈及社会流动性和国家未来发展等问题,席间也对弱势群体境况和青年自杀率等问题表示担忧,并呼吁这些有幸接受良好教育的精英回馈社会。

根据校友会所提供的描述,纳丹当时说:“我希望告诉你们是什么成就了这个国家。勤奋努力、坚持不懈,以及一个永远选择硬座,而非我们现在所坐的软座的建国元勋。”校友会因此特意把活动取名为“硬座座谈会”,邀请不同领域的领袖担任主讲人分享观点。当晚安排给陈振声的,也正是张硬座。

初衷值得钦佩。陈振声也大致遵循这个精神,在演讲中强调新加坡要防止贫富悬殊恶化,政策也必须让新加坡制度保持开放、公平公正。只是在采访过程中,媒体同行都不难察觉其中吊诡之处。以关怀社会为主题的活动,举办地点竟是鲜为人知的精英会所“金字塔俱乐部”。

金字塔俱乐部何地也?网络和报章等公共平台关于此地的资料极少,会所位于纽顿一带的良木山上,建筑是殖民地时代兴建的黑白洋房。会员据说有300人左右,都是本地政官商与知识精英。

翻查过去的新闻报道,提及该俱乐部的并不多,但大多都与大人物有关。其中包括1997年时任总理吴作栋设宴答谢退位让贤的18名议员,以及2003年内阁资政李光耀庆祝80大寿,邀请昔日同僚和前国会议员出席聚会。有时领导人会见外宾,也选择上金字塔俱乐部。

当然,并非所有活动内容与活动地点都有所关联,地点不见得象征什么,也不反映活动主题,有时只是单纯的有人介绍、租金便宜或地点适中。然而,这样的活动宗旨配搭这样的地点,确实难以令人忽略其中的反差与反讽。更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主办者选定金字塔俱乐部举办活动,又反映了他们乃至他们所属的阶层的哪些精神面相?

为人文关怀而办的座谈会无需刻意走入咖啡店或市镇广场,但与其选择只能容纳区区90人的精英会所,或许主办者最起码能做的,是找个不那么偏僻、空间稍大的地点,让更多校友,包括那些没车的人出席,把小圈子扩大一点。

近期出炉的一项调查显示,教育背景和住房类型已成为新的社会“断层线”。出身贫寒单亲家庭的陈振声也在活动上指出,社会流动性是新加坡维持“社会契约”的关键所在,并认为建立在共同愿景、共同价值观的“向前看”国家身份认同,或许比“往回看”的身份认同,更能使国人上下一心。

然而社会精英与弱势群体憧憬的未来是否相同,能否趋同?

贫富悬殊和社会阶级固化问题越来越棘手的大背景,使得有资源、有能力的精英阶层需更有意识地关照与自己不同的群体。想要回馈社会的情怀固然伟大,但这份精神必须走出远离民众的小圈子、走下金字塔尖顶,才能化为真正改善社会风气和弱势群体生活的力量。

(作者是新闻中心记者 limxh@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