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容:分流之路的另一个岔口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所有的升学途径都没有死胡同。每一条途径都必须有岔口,能让你从一条路通往另一条路,甚至同时走在两条路上。

不久以前,在媒体所报道的N水准和O水准考生如何克服困境、奋发向上的个案当中,16岁的王文龙和杨子仪的“故事”或许较为平淡无奇,但他们身为第一批科目编班计划的毕业生,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对验证这个能让学生跨源流学习计划的成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教育部自2014年,先在12所中学试行科目编班计划(subject-based banding),让学生念中一时就能灵活选科,并在今年将计划扩大到所有125所提供普通源流课程的学校。这样一来,凡是成绩符合标准的普通源流学生,从中一起就可根据个人强项来修读程度较高的科目。

长老会中学的王文龙从小热爱数学,小学时数学还曾考过全班第一。因此,可以想象当初他在小六会考过后被编入普通(学术)源流,心里有多失望。令他庆幸的是,升上中一时,还是有机会凭着小六会考优异的数学成绩,在普通源流修读数学快捷课程。然而,这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他由于赶不上课程步伐,在中一年终考试时数学不及格。幸好,家人和教师的鼓励,让他找回了学习的动力,继续奋斗下去,不只学好了数学,也因为在其他科目考获优异成绩,而得以从中三起,从普通(学术)源流转去快捷源流。

杨子仪当年升上裕廊中学后,即便被编入普通学术源流,也坚持选修快捷程度的华文和英文。她因为喜欢语文,想在升上中学后继续深入学习这两个科目。这名来自讲英语家庭的女生,在修读快捷课程华文的那几年,华文有了显著进步。

2017年N水准和O水准会考成绩分别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公布,和杨子仪、王文龙一样,同属第一批“科目编班计划”的学生领了他们的成绩单。据报道,这批学生的整体表现和其他学生相去不远。这或许多少达到了计划的用意——让学生学习他们较强的科目,确保他们的学习不受源流限制,并从中建立起信心和开拓升学选项。

2014年至2016年,12所试点中学的每届中一生,有约一半的普通学术源流学生,修读至少一科高程度科目,而约七成普通工艺源流学生,修读至少一科高程度科目。可见,想要把握机会修读跨源流学科的学生相当多。有教师反映,这些学生当中,有好些因为更珍惜修读高程度科目的机会而更努力积极,表现甚至比快捷源流的学生好。

无可否认,这么多年来,尽管备受争议的分流制度依旧存在,但它已经不再是无法逾越的藩篱。教育部一方面肯定分流制的功用,通过把中学生编入三个不同源流来照顾他们的学习需求与进度,另一方面,也开始为这群学生提供一定的选科灵活度。这就好比在区分各源流的隔墙开了一扇门,让想要突破的学生有机会穿越。

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去年在南洋理工大学举办首届“前进讲座”的演讲中指出,教育制度的灵活性,也会延伸培养思维上的灵活性。

“所有的升学途径都没有死胡同。每一条途径都必须有岔口,能让你从一条路通往另一条路,甚至同时走在两条路上。”

教育部近几年循序渐进地推出多项教育改革,以提供更多选择,更多元的管道,鼓励学生追求志向、发挥所长。除了推出科目编班计划,这些改变还包括:调整小六会考制度;在理工学院和工艺教育学院推出“能力导向收生”(aptitude-based admission)方式;调整直接收生计划,为有特殊才艺的学生扩大升学途径等。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灵活性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如果用成绩分流的制度已经是受官方认可的定局,就必须在这之外寻求更多可供个人发挥所长的方案。只有当更多灵活的方案出现,以成绩来划分的分流制度所造成的界限才会越加不明显,将来也可能淡化分流所形成的标签效应。

(作者是新闻中心采访副主任 onghy@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