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扬:炒粿条小贩的匠人精神

字体大小:

本地的小贩美食中,我尤其钟爱炒粿条。

那是一种源自潮汕地区的家常小食,将米磨成浆制成粿条,加上各种配料用急火快炒。不一会儿,一盘黑乎乎、油腻腻的炒粿条,就在锅铲和大铁锅的调和下诞生了。

从色香味的角度评价,它是如此地难看——看不出刀工的精巧,更没有鲜艳的配色;但它又是如此地美味——猪油渣带给它无以匹敌的香气,还增添了脆的口感,每一口也都恰到好处地将咸、甜混杂到一起。

不过市面上炒得好的炒粿条并不多。很多时候,端上桌的是粘成一团的米糊,放到嘴里全然没有应有的香味,或者热度不够,没吃两口就凉了,嘴里只剩下油腻。

我成长的组屋区里,往东走,是新樟宜路上段第58座小贩中心,往西走,是勿洛南路第16座。

我人生中吃到的第一盘炒粿条,是第58座小贩中心里一位老奶奶炒出来的。她年纪很大了,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穿着那个年代老人家常穿的蓝色花布上衣以及黑色长裤。她动作麻利,粿条一盘一盘地炒,但是很快就能上桌,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将盘上还热乎乎的粿条一扫而空。

数年后,她渐渐将摊位交给下一代打理。到了最近几年,摊位易手,改由一个年轻人经营,还兼卖炒萝卜糕。我试着吃过一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市面上不少同时卖炒粿条、炒虾面、炒萝卜糕的摊位,我都敬而远之。如果不是那个年轻人接手了给我留下美好印象的摊位,我可能根本不会去尝试。

我一直认为,每一样食物所需要的火候是不一样的,需要准备的食材也需要细心准备。一个摊位想把多种不同熟食都料理好,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好,我早已找到另一摊炒粿条。2000年,禧街炒粿条搬到第16座的小贩中心。那时候我在北方求学,放假时就慕名前去品尝。

果然是名店啊!它的产品符合我对完美的炒粿条的定义,而排队的当儿看黄老先生挥舞着锅铲,以看不清动作的迅速身手,将一盘盘炒粿条分别炒好,更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每一盘炒粿条都分别炒制,精心调味,摊主多年经验的火候,我在那里吃炒粿条,居然没有一次是失望而归的。黄老先生后来身体不好,将摊位交给儿子打理,儿子这几年的磨练,也开始累积了几分火候。

黄老先生5月15日辞世,但是禧街炒粿条算是后继有人。

这些年,好多人都在提倡“匠人精神”,强调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情,将它做到极致。这可能是现代人的一种抗议。

在职场中做工作评估时,我们经常要求员工具备十八般武艺,希望他们拿起来就会做,不同的事还能同时做,美其名“分身有术”。

但更多时候为了“分身有术”,员工最后往往每件事情都只能做到“差不多”,无法精益求精。

据说日本的“匠人”最多,因为老店老字号多;而且日本人做事极为认真。不过新加坡这个年轻岛国,我们身边也有具备了“匠人精神”的小贩。

第58座小贩中心的老奶奶,以及禧街炒粿条的黄老先生,一辈子只炒粿条,每一盘都炒得一丝不苟,将最好的产品送到顾客面前。他们养活了自己和家人,也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美食。这不是“匠人精神”是什么?

(作者是新闻中心记者 tanky@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