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梅:社会公平与责任公平

我们必须通过认识责任,再去理解公平正义的内涵,以自己的天生禀赋和社会资源,去尝试让公平得以实践。回避责任不能得到高境界的满足,快乐也就不会来了。(档案照)
我们必须通过认识责任,再去理解公平正义的内涵,以自己的天生禀赋和社会资源,去尝试让公平得以实践。回避责任不能得到高境界的满足,快乐也就不会来了。(档案照)

字体大小:

新加坡人的快乐、享受生活和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如果继续往收入、物质上去寻找,最终会越走越迷路。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陈素娟和淡马亚淑娟201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比起2011年的同项调查,国人在快乐程度、是否享受生活和成就感这三方面的指数都下降了。

在处理这则新闻时,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和2011年相比,他们比较快乐还是不快乐。几乎没有人说比较快乐,绝大部分人答不出,另外一些着实好好地想了,然后回答:“感觉不到快乐”。

换一辆更新更好的车,没感觉快乐;买一只名表,也不特别快乐。有同事说,给一个女士200个名牌包包,应该会快乐吧?我说:“让她去蹲三天牢房后被放出来,应该会比拥有200个名牌包包快乐。”

大家都笑了。

物质,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不能带给我们快乐或者幸福感,特别是对中产者来说,太高的攀不上,低的下不了,留在中间的时间太长,体会不到变化的幅度,只感受到周遭挑战迎面而来的速度,安全感越来越低,快乐和幸福感也就越来越淡了。

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在70多年前就给我们说明了人类需求的几个层次:生理,譬如食物、水、空气、睡眠;安全,譬如生活稳定、不遭受痛苦、威胁、病痛;社交:譬如友情、爱情、从属关系,包括温情;尊重:这是关于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不能自我满足的表现之一就是渴望获得表扬;自我实现:要发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自我实现与发挥潜能;超自我实现:当心理状态获得充分满足时短暂出现的“高峰经验”,只有在执行或完成一件任务时才有的一种精神和艺术上的满足。

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不完全是进阶式的,当初级需要满足后,专注点可能转移到较高层次的需要,但是基本需要还是时时刻刻牵绊着我们,甚至主导我们在思索问题时的关注点。

近来舆论界一直在谈的热门课题——社会是不是平等,就是绝大多数人在“物质”与“安全”层次,甚至“尊重”基本获得满足后,要进入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时,希望整个社会都能一起提升的美好愿望。

这让我想起几个月前,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新加坡的一场闭门演讲。有人问他,为什么一直关注社会工作?他说,为了下一代,自己的下一代。那场演讲的对象是一家银行的高端客户,包括身价过千万的老板,他们都关注自己的下一代。

奥巴马说,因为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比自己好,就一定要帮助别人的下一代。只有一整代人都好了,社会整体才会提升,自己的孩子也才能过得比自己这一代好。如果只是不断投资在自己孩子身上,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但是社会整体没有提升,最后自己孩子所得到的只是物质上的优越,不会过得更好。因此,他呼吁富人在努力赚钱、把生意做大做好的同时,热心公益,至少要乐意资助有意义的项目,履行社会责任。

任何一个有理想的人都希望社会平等,但有足够社会经验的人也知道,我们不可能抹平世界上所有的不平等。我们必须认识自己在这个不平等世界中的位置,才知道为什么而发声?在为谁发声?在向谁呼唤公平与正义?

认识不平等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我对最近莱佛士书院(Raffles Institution,简称RI)校长杨国平说,他希望人们改变莱佛士书院是精英学校的想法:“你一用精英这个词,你是在分化(divide),你是在区别(separate),你是在隔离(segregate)。我觉得这毫无助益。”

2015年RI前校长曾宝明在校庆演讲时,提出RI不能越来越封闭,并承认这所名校开始出现学生来源固化。因此他用实际行动鼓励学生接触各阶层人士,让邻里学校学生也能参加RI的寄宿学习营等等。曾校长不回避精英学校的问题,提醒学生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是要他们知道自己本来天生比较幸运,后天又获得比较多的社会资源,应该清楚自己的社会责任。

杨国平校长希望改变RI是精英学校的想法,相信是因为一些普通家庭的家长,担心孩子不能融入富裕学生的圈子,而不是担心孩子学习能力跟不上,因此不敢把孩子送入RI。但是,让好的学校“去精英化”不见得就能促进社会流动,我们要去除的,应该是“贵族化”。RI学生至少是凭学校成绩考进去的,除了RI之外,还有很多制度上允许“世袭”的贵族化学校,比其他名校更缺乏流动性。

在探讨成绩好的学校是不是违背社会流动原则的同时,更应该灌输的是责任感。

回头谈我们所追求的快乐。当我们已经有了温饱、安全和基本的尊重时,唯有真善美的实践,才能让我们获得更上一层的满足。《论语》中“达则兼利天下”,说的也就是实践真善美这种满足。

新加坡人的快乐、享受生活和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如果继续往收入、物质上去寻找,最终会越走越迷路。我们必须通过认识责任,再去理解公平正义的内涵,以自己的天生禀赋和社会资源,去尝试让公平得以实践。回避责任不能得到高境界的满足,快乐也就不会来了。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总编辑hanym@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