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梅:走出“努力通胀”的陷阱

等到我们社会普遍地不再以财富来衡量人生的功败与意义时,才能避免卷入“努力的通胀”这个让人费力却换不到快乐的漩涡中。(档案照)
等到我们社会普遍地不再以财富来衡量人生的功败与意义时,才能避免卷入“努力的通胀”这个让人费力却换不到快乐的漩涡中。(档案照)

字体大小:

练习曲

只有等到我们社会普遍地不再以财富来衡量人生的功败与意义时,才能避免卷入“努力的通胀”这个让人费力却换不到快乐的漩涡中。

教育部长王乙康7月25日出席新加坡经济学会晚宴致词时,谈到学生课余时间上补习班,形成巨大的压力和同学间的激烈竞争,使得新加坡学生成绩虽好,但是对考试感到焦虑。

对于这种过度注重应付考试和入学竞争的拼学心态,他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词汇:努力的通胀(effort inflation),也就是付出越来越多的精力,但学到的知识未必更多,甚至更少。因此,教育部下来要检讨如何抑制这种恶性竞争的蔓延,让学生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

我国教育过度强调会考成绩,新加坡的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考场上,不得不积极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早已不是新闻。家长一面抱怨教育制度,一面纷纷送孩子去补习,正如很多家长不停抱怨名校和邻里学校之分,每次到了小一报名期,家长又担心孩子报不进名校。

这个问题几十年来,不同的教育部长都提出过,但是问题没有减轻,反而因为大多数家长的经济能力提高了,而生育率减少,孩子相对变得更矜贵,家长更愿意花钱让孩子学习。

王乙康这次提出“努力的通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他借用经济学“通货膨胀”的概念说明补习泛滥,效果却过犹不及的荒诞。

经济学上的通胀的直接原因之一是货币供应过多,货币和商品以及劳务比例过低,导致货币贬值。“努力的通胀”,就是在错的地方过度努力,结果收获递减,努力贬值。

学生把时间全用在几门功课上,考试中该会的都会了,但是讲究分数和分流的考试总要分出高下,于是考题越来越难,偏偏越难的题目又促使家长越要给孩子补习。这样不断叠加上去,本来已经很努力认真地学习变得不够,还要不断努力去追求成绩。

王乙康部长是政治人物,说话总要客气些,用了比较抽象的概念,其实很直接地说,过度的怕输反而是浪费精神,白费力气。

不断加码往同一个方向追逐,所造成的各种资源、精力和机会的浪费,是相对富足,精神生活却不够多元化的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且已经逐渐变成一个社会问题。比如大家都很关注的房价,我们的房价到底是太高还是太低?如果太高,为什么房地产市场之前那么红火,政府还因此祭出降温措施?如果太低,为什么年轻人买不起房的投诉从来没有停过?令人不解的是,一些有余钱投资买房或炒房的父母也吵着说房价太高,孩子负担不起。

从社会的角度看,“努力的通胀”不仅对个人没有益处,也妨碍了社会流动。有经济能力的父母可以轻易地给孩子更多学习上的补助,家庭环境不够好的孩子则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付出许多努力,而另一个同样智商但是家庭环境更好的孩子,只要付出同样的努力,所能够得到的机会和选择却一定更多。

这无疑对社会流动性构成障碍,但是政府和决策者都不愿意明说,而中产阶级也不爱听;参与这种决策的,绝大多数又是中产阶级。

有能力的父母不断培养孩子,而他们家族一代一代累积的财富,又继续拿去投资、买卖房子,累积更多的财富,逐渐形成一个固态的中产阶级。这样一来,“努力的通胀”就不限于学校里的学生,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越来越努力,可是日子并不见得就越过越满意。

人们一方面希望自己过得富足、舒适、无忧,另一方面人性的善良也让我们不喜欢看到不平等。我们拼命努力,就是希望换得一个对自己公平和公道的环境,但是为什么我们更努力,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每间房子都是好房子,可是我们反而觉得社会更不公平了?

“努力的通胀”反映我们对于能力的评估标准,已经到了极限。我们不可能人为地把每个人的能力都提到一样的高度,更不可能把每个人都降低到一样的水平。下来,必须建立更多元的评估方式,同时对财富和价值要重新认识,走出独善其身的狭窄心理,实际上创造一种兼利天下的胸怀。

我想,只有等到我们社会普遍地不再以财富来衡量人生的功败与意义时,才能避免卷入“努力的通胀”这个让人费力却换不到快乐的漩涡中。而这不只是一般新加坡人要做的,决策者也要拿出决心,真正去宰那些圣牛。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总编辑 hanym@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