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曼:只剩朗朗歌声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4月25日,约定好的7时55分,全岛各区许多人都倚着窗或站在自家阳台上,齐唱一首熟悉的爱国歌曲。(海峡时报档案照片)
4月25日,约定好的7时55分,全岛各区许多人都倚着窗或站在自家阳台上,齐唱一首熟悉的爱国歌曲。(海峡时报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建立公民社会的言论责任意识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当政府成为拥有最大发言权的裁判时,一些公民社会分子传统上用以推动议题讨论的手段,很容易被贴上负面标签。


4月25日,约定好的7时55分,全岛各区许多人都倚着窗或站在自家阳台上,齐唱一首熟悉的爱国歌曲。不知怎么的,疫情当前,这样子用一把温润而清晰的歌声唱出满满的正能量,成了许多社会的主流旋律。但在那洪亮的歌声响彻街角之际,这里有一部分的人,这时却可能听到了另一种不同的回声,尽管那声音已孱弱无力。


并不是反对以歌曲来提振国人的士气,但最近在思考社会中是否存在某种潜在的情感偏向,导致我们在面对棘手问题却不懂如何化解时,总直觉地选择呼唤团结;而任何集体性质的活动,这时得到热烈回响,便也是这种倾向的彰显。像是深怕有太多不同的意见会阻挠社会前进,我们在追求一致时,某种程度上除了消除杂音,也不知不觉把更珍贵的声音,暴力地给掩盖掉了。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