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社会偏见未必不实

图中这本中学知识辅助教材,因根据国人特定的生活习惯,把人归为社会上层和下层两大类,而引发不少批评。(读者提供)
图中这本中学知识辅助教材,因根据国人特定的生活习惯,把人归为社会上层和下层两大类,而引发不少批评。(读者提供)

字体大小:

一本中学知识辅助教材,根据国人特定的生活习惯,把人归为社会上层和下层两大类,引发不少批评。连教育部也出来澄清,说这本教材并不在当局所批准的书单里面。

社会舆论的激烈反应和教育部的澄清都不让人意外,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已经内化了某一套价值观,其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平等。

所以任何把人分类的做法,特别是分出高下的判断,都会让很多人感到被冒犯。

但不妨换一种方式思考。首先,事实(facts)并非是所谓的价值中立的。当我们看到悬崖,会联想到危险;当我们看到“日本制造”,会对品质放心。同样的,生活习惯所代表的社会现实也是不能否认的。当我们听到一个人讲标准的英语,我们会假设他受过不错的教育,所以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反之亦然。

高尔夫球必定是有相当经济条件的家庭,才能够负担的休闲或体育活动。这些阶层的人也能够经常上餐馆吃饭,虽然他们也可以选择去小贩中心。

偏见是日常生活里难以避免的现象,而且并不见得就完全不好。

英文to discriminate也意味着具备分辨品质好坏的教养和能力,比如认为唐诗是中国文学史最好的诗词创作,就是一种不完全错误的偏见,因为这是基于学问知识所作出的价值判断。

人们在日常生活需要不断做出判断选择,偏见帮助我们本能地避免错误和危险。

比如夜晚独自回家,如果等电梯时碰到一个举止异常,一身酒味的男子,我们会选择不跟他一起搭同一部电梯。这个选择固然是偏见,可是它却提炼自社会的生活经验,而且不一定没有用。

种族偏见、阶级偏见当然不好,因为它用某种集体身份认同,去歧视个别的人。

但是如果我们承认日常生活的偏见有它的作用,能帮助我们更快地做出选择判断,那关键就在于我们的选择判断是根据什么道德观念。

这就涉及“语境”(context)的问题。如果我们从口音、穿着、言行举止认定对方属于弱势群体,因而对其展现更多的关怀、耐心和尊重,必要时伸出援手,结果难道不会更好吗?

想要投稿?欢迎发送稿件至 zbyanlun@sph.com.sg,记得附上中英文姓名、地址和电话。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