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讲华语不会低人一等

《联合早报》在3月17日举行的《六封信》双语对话会,吸引80名读者参加。(档案照)
《联合早报》在3月17日举行的《六封信》双语对话会,吸引80名读者参加。(档案照)

字体大小:

前些时候读了《海峡时报》记者袁昕和《联合早报》记者黄伟曼合作发表的《六封信》后,有如骨鲠在喉。3月15日又看了周雁冰在《联合早报·言论》分析《六封信》的文章,想抒发一己内心的感触。

新加坡被英国殖民了100多年,英文成为强势的官方语文,也造就了一个纯英文源流的文官和专业人士特殊阶层,例如医生和律师,这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如今新加坡已经建国半个多世纪,华文是华族学生的必修科,国会里也有议员和部长用标准的华语发言,所以如果我们在纯英文教育者面前用华文华语交流时还感到自卑,那无疑是自我矮化。

袁昕说:“让我和那些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撇开华人身份的人相比,低人一等。”还有,黄伟曼说:“觉得在这个以英语为主流的社会里,自己某种程度上算是个边缘人。”如果两名年轻记者有这种主观潜意识的话,那真的很遗憾,也没这个必要。

中国的崛起促使华文华语使用者在国际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很多西方国家都在学校开办华文课程,所以我们无须妄自菲薄,自认“无力”或者“流亡”。我们绝对不是失根的兰花。

最后,我要说的是,身为华族,只有掌握了华文华语,才能真正传承我们祖先的优良文化传统。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