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年长者可善用孤独时光

作者认为年长者可以善用孤独时光,进行有意义的活动。(档案照)
作者认为年长者可以善用孤独时光,进行有意义的活动。(档案照)

字体大小:

不久前,一个退休多年的老同学坦言,自己存有与日俱增、难以名状的孤独感。老同学虽是理科出身,但语文水平高,书法根底佳,若善用时间,专心致志,必能写出好作品。

一般而言,孤独与寂寞离不开关系,而寂寞往往包括身心。19世纪俄国诗人爱罗先珂居住在北京时,就曾频频向鲁迅诉苦:“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的寂寞呀!”(见鲁迅《鸭的喜剧》)说来令人钦敬,这位大喊寂寞的失明诗人能用世界语和日语创作,作品《桃色的云》还受到鲁迅青睐,译成了中文。

可见,孤独寂寞并不怎么可怕,只要懂得调适,日子还是可以过得非常充实。

其实,孤独寂寞正是多数老年人的心灵写照。青春不再,事业拼搏也告一段落,不管成功与否,蓦然回首,难免萌生怅然若失的感觉。如何度过黄昏岁月,必须细细思量。

古代文人喜欢归隐,与大自然朝夕相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问世事,与世无争,多么闲适自在。

我们生活在城市小国,受环境限制,隐居不太可能,但晨昏去公园、湖畔或海滨走走瞧瞧,也会心旷神怡。有伴固然理想,无伴更乐得轻松,观景可随心所欲,也不必说应酬话。

家中若有幼小,当然得协助照料。当琐事做完,就是阅读的好时光。一卷在手,与古人为伍,同智者交流,何等写意。阅读资料汗牛充栋,可依兴趣择取。就我来说,除了报章和古典诗词,也偏爱翻阅旧课本。很庆幸保留了许多旧课本,特别是那套《中华文选》,不论文言或白话,每篇我都再三细读,温故知新。在阅读的过程中,昔日的学习情景仿佛历历在目,令我倍觉温馨。

日前一个调查显示,我国年满65岁的单身长者每月需要千多元的生活费。因此,倘若精力依然充沛,或可打份小工,既能赚点入息,也可避免与社会脱节。生活圈子扩大了,也许还能结交几位新知,减轻故友日少的遗憾。

步入新时代,我国人口老化问题日趋严重,急需扶助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乐龄服务中心于是处处成立。近日阅报得知,位于芽笼峇鲁的触爱乐龄活动中心数年前推行了一项“乐龄互助”(Senior caring for senior)计划,旨在鼓励身体还较健康的长者成为义工,扶助需要支援的老人。

中心的义工两人一组,进行每周一次,为期至少一年的家庭探访与援助。目前中心有数十名义工,人数若增加,自然可以为更多的家庭服务。这类工作极有意义,有条件的朋友何乐而不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