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报警处理网上诈骗企图有效吗?

字体大小:

网上诈骗已到了无孔不入,令人不安的地步。达官贵人和市井小民都有可能受害。报警处理是不是唯一的正确处理办法也令人怀疑。维持社会治安的警方,是否有足够资源对付这类日益猖狂的犯罪活动?

最近几个例子似乎显示诈骗案受害者求助无门与无奈。不久前《联合早报》报道,又有诈骗网站冒用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的名义推销投资计划,王瑞杰已报警处理。我在工作上与本地一所科技大学有些来往,最近也接到大学电邮提醒,有骗子假冒大学名义要供应商提供服务,校方已就此报警处理。部长和大学都被诈骗罪案缠身,一般没有科技知识的民众又该如何自保?

许多人有接到非法放贷公司提供贷款和非法赌博短信的经验。这些人有时还明目张胆打电话骚扰,行为可恶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我曾把这些非法放贷电话号码记录下来,提供给警方处理,但没有下文。这些电话很多是本地注册号码,应该容易追踪处理。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我目前也只能消极地删除这些来电号码。

朋友自设网站做小买卖,每天都面对黑客入侵的威胁。黑客发大量垃圾电邮,作恶意评论,设陷阱链接让人上勾。这些黑客的网络地址(IP Address)经追查都是从外国如俄罗斯某地发送的。警方是否有能力屏蔽或对付这类恶意犯罪分子或网站?有没有可能杜绝他们,以免国人受害?

利用科技诈骗的行为越来越猖狂和复杂,有独狼式,也有黑客集团。受害民众除了报警处理,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自保或预防?比如非法放贷者的手机号码或网站若是本地注册,是否应及时处理,例如永久禁止他们申请电信服务?对于跨境黑客犯罪活动,警方又是如何处理的?

任何诈骗都是从受害者的姓名、电邮地址、手机号码等个人资料开始的。我认为,一些公司过分收集这类用户资料作商业用途的做法,应该受到限制。有些学校或团体要求访客在保安处的记录簿留下个人资料,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或地址,这些记录有没有小心保管,公众不得而知,万一遗失,就可能被人滥用。(编按:个人资料保护新条例于9月1日生效,只有法律规定或有必要证明身份时,商家和业者等才能向公众索取身份证号码。)

如今网上犯罪活动多数有跨囯集团参与,警方应加强防范这类跨境罪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