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峇峇身份错乱之根源

位于尼路的黄氏祖屋峇峇屋(Baba House),曾以峇峇文化遗产屋形式对外开放。(档案照)
位于尼路的黄氏祖屋峇峇屋(Baba House),曾以峇峇文化遗产屋形式对外开放。(档案照)

字体大小:

早年部分海外华人穿华族服饰,保留传统习俗,却以马来语为母语,不认同中国为祖国,他们就是学者或外人眼中的峇峇(Baba)。马六甲学者陈志明引经据典,指早期马六甲华人的母亲有许多是马来人。早期峇峇族群对此有不同解读,历史上也有不同诠释,这里就探讨峇峇身份错乱之根源。

俄根(J. D. Vaughan)在1879年出版的书本《海峡殖民地华人的风俗与习惯》中这么定义峇峇:“在海峡出生的华人叫Baba,以区别那些来自中国的华人。Baba一词,起初由孟加拉土著用来称呼欧洲人的孩童。此词也可能由槟城的印度犯人用在华族孩童身上,后来才通行起来。在道格拉斯闽南语字典里,Baba一词被解释成为来自海峡殖民地的混血华人;在海峡殖民地,此词则用在出生于这些地方的华人,不论他是混血或者纯粹。”

混血儿之说却引起峇峇群体的不满,署名“峇峇”的读者反驳俄根的论点,说峇峇最初是指中国出生的华人,后引申为海峡出生以区别来自中国出生的华人。峇峇在殖民地是对华人的尊称,指他们是混血儿有贬低或羞辱之意。他建议俄根参考麦思都的字典而非道格拉斯。

俄根著作引用两部字典的解释,麦思都并没有指峇峇为混血儿,他同意上述“峇峇”的说法。欧洲学者传统上称呼华人为峇峇,他认同华人(Chinaman)就是峇峇,无论在海峡或中国出生,如果书籍再度出版,他愿意做出修正。

俄根查阅马斯登(Marsden)字典,Baba一词从梵文转化而来,在印度有权贵尤其是欧洲人之子的意思。这无法平息峇峇族群的愤怒,当时学校课本有一童谣:“峇峇,黑绵羊,你身上有没有绵毛?有的,主人,我有满满的九袋。”童谣貌似主仆之间的对话,这再度引起峇峇的不满,提笔抨击指童谣中的峇峇必然是欧洲人。

俄根和“峇峇”的对答,刊登在1879年3月1日至8日英文报Straits Times Overland Journal,这是族群最早对字义的诠释,并获得俄根认同,具有意义。可以肯定,这群峇峇绝非学者笔下的峇峇,我这里称之为唐人峇峇。俄根著作后来没有再版,林文庆和宋旺相等人的解说就出现偏差;后来学者更忽略早期峇峇对自己族群的诠释。

追溯历史,陈笃生和陈金声等马六甲系华人都称为峇峇,但他们更活跃于华人社团。陈笃生、龚光传、薛佛记等人创办天福宫,碑记说道:“圣母神像,我‘唐人’所共建也。”陈金声等人创办的崇文阁碑记则曰:“新加坡为西洋之名胜,蛮徼之咽喉,商贾贸易,行旅往来,我‘中国民’多生长于斯者哉。”

陈金声1850年连同多名马六甲系华人向总督请愿,这份以中文书写和签名的请愿人是以“唐民”自居。坟山人物研究也有峇峇认同自己为华人的现象。这些峇峇绝非俗称Orang Cina Bukan Cina,即不懂中文的华人。峇峇在早期是对本土华人的尊称,而马来化华人和唐人峇峇各有不同的身份和文化认同。

19世纪末,马来化华人创办马来报,将中国小说译为马来文,甚至以马来语和音乐演出中国戏曲。新式文化崛起后,峇峇泛指马来化华人,这一词就开始错乱了。海峡华人英籍公会和土生华人公会原本是本土华人组织,为了团结本土人来抗衡以陈六使为首的外来人,公会于1966年开放给非华裔,并改名为土生公会。1980年,公会转为峇峇文化推动者,这就造成往后的错乱。

我不是峇峇或专家,纯粹以早期华人历史的角度探索这段尘封轶事,提出个人看法让大家参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