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也谈对自雇人士的援助计划

自雇人士援助计划本来就是体恤民情的良策,但是如果自雇人士的补贴金能以递增的方法发放,定几个阶梯,谁符合的条件越多,困难越大,补贴也越多,相信怨言会少很多。虽然这会造成工作量增加,需要增加人手,但应该权衡轻重,让援助计划更完善。(档案照)
自雇人士援助计划本来就是体恤民情的良策,但是如果自雇人士的补贴金能以递增的方法发放,定几个阶梯,谁符合的条件越多,困难越大,补贴也越多,相信怨言会少很多。虽然这会造成工作量增加,需要增加人手,但应该权衡轻重,让援助计划更完善。(档案照)

字体大小:

拜读了7月22日《联合早报·交流》周泉的《何为同舟共济》一文,深有感触。

本人住在政府组屋,工作是旅游从业员,从1月开始就受冠病疫情影响,至今完全没有收入。本来以为政府推出自雇人士援助计划,对我而言真的是久旱逢甘露,自认自己各方面都符合条件,可以自动收到这笔现金补贴,没想到最终没有收到,只好上网申请。

等了一个月,职总来函说申请不成功,然后列出一些一般申请失败的原因。致电有关部门询问,答复是他们那里无法去查什么原因,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查到原因,只能再“上诉”。我实在不愿意用这个形容词,感觉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上什么诉?

但是形势让人不得不低头,还是亲自去职总那里appeal了。还好那里协助我的一位马来姑娘态度不错,非常感谢。但她也无能为力,只能协助我填表。

后来猜想失败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我太太去年和她姐弟合买了一个小店铺,不过只占25%的股份。虽然补贴金发放条件之一,是夫妻两人不能拥有两个以上的房产,但25%也算是一个单位吗?而且这似乎跟我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是这个理由那也太冤了。问题是:无从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刚刚收到职总的最新电邮回复,非常失望。

最后的上诉还是失败。这次的回复虽然尝试展现较有人情味的说词,不过一看就知道是样板文章。我了解有关部门的工作量非常大,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不过相信收到回复信的人,还是不知道自己申请失败的原因,一样只能自己去推敲。我觉得这很莫名其妙,很不被尊重,而且盲目的重复上诉,也没有效率。

真的就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透明一点,直接一点?让申请者知道具体失败的原因,让大家有针对性的去“上诉”,我觉得这才是上诉的意义。

另外也觉得,这次对自雇人士的援助计划太过粗糙,列出条件后就是一刀切,似乎就是为了方便发放的工作。对于那些在条件边缘的人来说,心里肯定不好受,心理也会不平衡,还无处可诉,怨气自然产生,很有可能这里面有许多人是需要这笔补贴金应急的。

同舟被挤,这种做法长远会不会造成社会分化?这个援助计划本来就是体恤民情的良策,但是如果自雇人士的补贴金能以递增的方法发放,定几个阶梯,谁符合的条件越多,困难越大,补贴也越多,相信怨言会少很多。虽然这会造成工作量增加,需要增加人手,但应该权衡轻重,让援助计划更完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