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公民译者线上会议观感及建议

笔者受邀参加本月22日举办的公民译者线上对话会。(取自沈颖面簿)
笔者受邀参加本月22日举办的公民译者线上对话会。(取自沈颖面簿)

字体大小:

1月22日,全国翻译委员会举办了一场公民译者线上对话会,主题是“探讨如何加强政民合作,提高政府宣传资料的翻译水平”,笔者有幸受邀参加,收益颇多。这场会议程序紧凑,精彩纷呈,通过言语和文字的交流,在观点的解答递进和火花碰撞中,初步达到了政民合作、集思广益来提升翻译水平的导夫先路的目的。

通讯及新闻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是这场对话会的主角,她的华语流畅自然,雅俗并举,一些语词如纠结、搞掂、群策群力、意犹未尽等用得恰到好处。作为全国翻译委员会主席,沈颖持论公允,其高屋建瓴的翻译政策与思路的讲解,廓清了我的一些疑虑。在本地华文翻译不如人意的情况下,提议组织公民译者就是一种创新;而召开这样一次会议也显示政府部门的问题意识、务实心理和亲民作风。对话会结束之后的四个小时,即午夜12时半就发来电邮,可以进行公民译者网上报名。

新加坡双语和多语人才辈出,藏龙卧虎,真可谓藏翻译之富于民。对话会参与者甚众,古道热肠,与政府资料翻译的相关问题几乎都有涉及,事无巨细,充分达到了广开言路的效果。宏观方面有翻译政策、翻译的就业培训、翻译与民众华文素质的提升、翻译的信达雅、译文是否本地化等等,微观方面有审稿、质量、酬劳、错别字、保密、评估、志愿者等等,不一而足。

翻译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也是永恒的话题,政府资料翻译的价值意义和科技翻译、文学翻译不完全一样,牵涉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不可不察也。它不可能在这次70多分钟的会议时间中毕其功于一役,要明白这是一个务实而不是务虚的会议,更多的是指向具体的操作方法。与会者既有大而化之的观点,也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可操作的好意见,相互补充。

会议主持人不时念出参会者当场提出的文字建议,其中说到Veron Choo提出“建议设立一个专门网站,将翻译材料放在上面,供任何公民来挑错”。其实这是笔者首先在聊天框里打出的建议,Veron随后引用并点评说“好主意”。笔者在线上会议前几天通过登记电邮时,向主办单位提交过这个建议,即“政府部门是否可以设立一个网站,公开政府公文的英文和华文翻译,在正式发布之前,让公民译者或公众来挑错?”

这个网站(或者应用)可以推而广之,首先是大众可以参与的政府翻译资料的一个专门处理平台,发展下去就是一个语文交流的综合园地,甚至是新加坡华文互动感及文化自信的一个窗口和符号。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流程、审核、质量、工作量等等问题要整合处理,也需要时间来设计运营,这里权且当作抛砖引玉吧。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