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致宏:智慧金融的“弯道超车”

字体大小:

新加坡要在未来打造成智慧国,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智慧国一定是高度互联网化,其中智慧金融将是智慧国的主要切入点。

为什么首先是智慧金融呢?这还要从传统银行业的局限性开始说起。长期以来传统银行注重为少数的所谓高净值客户服务,因为少数的高净值客户提供了大多数的利润来源。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法则,即二八定律就精确地解释了这一点。他们认为:20%的客户实现了80%的利润,所以要特别关注这20%的客户。

久而久之,传统银行习惯于为这少数的20%的高净值客户服务,而大多数的普通客户却受到了冷落。尽管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的呼声一而再再而三地响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抱怨也是年复一年,但依然动摇不了传统银行为少数客户服务的这一利润至上原则。

但在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享有共同的信息分享权,服务也趋向多样化和分散化。同时互联网对单一客户的金融服务成本也极大地降低,这使得对精英客户的集中服务转向普惠金融服务成为了可能。

那么新加坡应该如何把握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实现智慧金融的设想呢?让我们以人为镜,看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十年前中国的金融服务业还很落后。从电子支付的角度看,当时新加坡已经广泛运用的支票、信用卡等支付业务,在中国的普及率还非常低,人们最常用的还是现金支付,但恰恰是金融服务的落后,成为一个重要的诱因和突破口。

伴随着互联网企业如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崛起和金融监管上的一些盲点,利用银行管理体系僵化的弱点,互联网金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各个城市,在经济生活中得以广泛运用。

今天,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成功地实现了弯道超车,一跃成为世界互联网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评选出的世界互联经济发达国家中,中国已经高居第二。而同属亚洲的原四小龙之一韩国,竟然也能排名第三,前五位排名分别是:美中韩日英。

不得不承认,从传统的地区金融中心到现在互联网金融的转型过程中,新加坡在这个“弯道”上有点阶段性落后了。

但新加坡在传统银行服务业中的优势,对于把握住互联网经济时代,迎头赶上建设智慧金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毕竟新加坡有自身的一些优势,比如:行业间的公平竞争态势使得金融服务更有效率,社会诚信度比较高,这在讲究诚信的金融业里显得非常宝贵等。具体的路径可以从制度创新方面、科技创新方面和产品创新方面实现智慧金融的目标。

制度创新方面指的是银行体系内部金融服务制度的创新。与中国不同,新加坡还没有形成大的互联网企业,对于银行的业务还不能从外围的角度形成挑战和冲击。这样就更需要银行从内部管理制度上进行变革,主动出击,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像不久前中国银行与《联合早报》推出的新型金融合作就是好的尝试。

科技创新方面,除了研发科技设备、完善网络设施外,国家还应大力扶持和培育互联网企业,并与金融企业进行业务对接。如果不去主动出击,国外的互联企业就会叩开本国的大门。中国支付宝已经登陆日本就是一个例证。

产品创新方面,新加坡可以利用社会诚信度较高这一优势,推出在线理财产品等资产管理业务,以及P2P融资业务、众筹等。这些业务在中国运作得不大成功,但新加坡国家比较小,有利于银行监管,以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普惠金融需要的是全民参与。因此,唤醒全民的互联网经济意识对于成功地实现智慧金融非常重要。所以要多办一些互联网经济的科普,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互联网经济,是实现智慧金融弯道超车的民众基础。

(作者是本地永久居民,现任中国厦门大学国际学院教师,曾在本地商业学院执教金融学12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