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好: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字体大小:

在殖民地时代,英政府以开明的态度,让各宗教团体和各族人民办教育,设立不同教学内容的学校。所以,当时就有华、巫、印、英等四种不同源流的中小学校,自立更生。华文中小学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就约有370所,都由宗乡会馆开办,让来自中国的华族子女有机会接受教育,并学习自己的文化以及传统价值观。

日治时期长达三年零六个月,许多华文中小学校关闭停课,造成不少儿童失学。新加坡光复后,英政府复办英校,民间的马来学校和淡米尔文学校也纷纷复办,许多华校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但当时有不少学生超龄,加上中学学额不足,很多青少年辍学和儿童失学。

因此,在1947年成立的华校联合会发起开设中、英、巫成人教育班和儿童失学班,让超龄生以及白天需要工作的青年有机会在晚上学习,接受教育;也协助殖民地政府扫除文盲。直到1960年政府成立了成人教育促进局,才由政府接办。

华族团体一向以无私的精神,不分种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发展新加坡教育做出贡献。

新加坡独立自主后,政府把教育视为己任,积极发展教育,兴建校舍,改善设备和教学内容,以配合新时代新社会的需求。为了发展工商业促进经济,以英文作为教学媒介,让国人掌握英文去学习西方科技。也为了建立一个和谐的多元种族社会,以英语作为各族人民的沟通语言。

直到1980年代初,教育部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学制、统一教学内容和考试制度,让新一代接受划一的公平的学校教育,也可以由此建立共同的国家意识,效忠新加坡。当时提出“One Nation One Singapore”(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口号。

尽管教育制度多变,建国总理李光耀坚持不变的是双语教育。他要每个新加坡人在熟谙英文的同时,不能失去自己的母语,因为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没有母语的人,就是一个失根的人,没有做人的自尊。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1979年把具有历史和保有华族传统文化,以及成绩卓越的九所华文中学和25所华文小学,称之为特别辅助计划学校(SAP Schools,简称特选学校),让他们的学生选读高程度的华文和推动较多的华族文化活动。

40年过去了,特选学校的历任校长和老师孜孜矻矻,苦心经营,把特选学校办得成绩优越,各具特色,为国家培养不少双语双文化人才。在现今中国崛起的大环境里,这些人才正是我们要搭上中国经济发展列车所需要的。

令我们这些建国一代感到十分震惊的是,最近有两名记者所写的“六封信”专题,其中一则文的内容,提出“取消特选学校不可惜”;资深报人吴俊刚先生的文章《新加坡人应有文化自信》,则对于新加坡华人的国家认同作了很清晰的分析,在此不重复。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建国一代早已有了新加坡国家意识和认同感,在华校读书的日子里,从不会因为没机会和其他种族一起学习而产生隔膜疏离,因为我们都彼此尊重,和睦共处。

我只想从教育的立场来谈,特选学校不应该取消。我们的多元社会更需要多元化的教育制度。当现任副总理尚达曼担任教育部长时,他说:“我们应该着重维持教育制度的多元性,而不是要所有的学校都采取同一个教育模式。”

记得在21世纪即将到来时,政府定下了新加坡21愿景:各尽所能、各有贡献;家和民旺、立国为本;机遇处处、人才济济;心系祖国、志在四方;群策群力,当仁不让。我们的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至于教育目标:在培养个人方面,传授德智体群美五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国民,让每名儿童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在教育国民方面,教导年轻人把新加坡当成自己的家园,热爱它,改善它,并在必要时捍卫它。

在学校任职的我们都谨记以上的愿景、价值观和任务,努力实践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同时,教育部逐渐在教育政策上做了很多改革,实行办学模式多样化。中学方面有正规课程(四年加两年〕、综合课程(直通车六年)、新加坡体育学校、国大数理中学、新加坡艺术中学、科技中学和国际中学等。此外,大专教育也多元化,有理工学院、初级学院、南洋艺术学院、拉萨尔艺术学院、国大音乐学院;更有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大学和科技设计大学。

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和潜能,教育是要把他们塑造成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人,才能适应变化瞬息的世界和发展复杂的社会。为什么我们不要保留特选学校的特色,培养另一批想法和能力不一样的人民?难道我们要开倒车,实行合模教育?

作者是资深教育工作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