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达:中美“贸易战”向“体制战”延伸

字体大小:

随着中美距离爆发全面贸易战的7月6日“红线”日益临近,双方争端呈扩大化趋势。美国特朗普政府和国会的鹰派代表普遍认为,美中贸易失衡不仅是表面的一些数字逆差,而是与数字背后的体制和政策博弈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国政府政党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有愈发强化的倾向(譬如中国政府所极力推动的“一带一路”策略,在外企和上市公司中设“党支部”等),再参考中国政治高层过去五年来向外界所传达的特色意识形态取向(包括今年初的“修宪”行为),都连带引起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更多“道不同,不相为谋”级别的警觉和反制。

美国在对华贸易争端中,明确提出要遏制“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的政府补贴与侵犯科技知识产权行为。其判断基于中国的模仿和改进能力明显高于原创能力,于是严守核心技术机密,就能够大幅延迟中国的技术赶超速度及势头。目前,美国政府部门已经或正在出台系列举措,譬如禁用中国品牌手机通讯设备,叫停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收购行为,严查中国与美国企业及大学的科研合作项目,限制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规模和活动,收紧中国赴美国的高技术专业留学生签证等等。

这一切都表明,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政温经热”的总体状态,正在被“斗而不破”的新常态所取代,而且不排除会走向“擦枪走火”。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实力提升,必然会达到一种与美国一争高下的临界状态,这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中国而言,关键是要正确把握住与美国及西方竞争的性质:是沿着不同文明发展竞争的正常轨道,还是体制及意识形态对抗纷争的异常轨道?

目前的宏观局面是,中国为一党威权社会,美国是民主法治社会;中国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美国搞自由资本主义;中国强调儒家集体文化传统,美国是西方个人文化传统。如此的不同排列组合,并非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还在于对“度”的智慧把握。

在改革开放前35年里,中国对美国关系“度”的拿捏基本正面可控,如所谓“韬光养晦”“闷声大发财”“不折腾”,即保持中美关系宏观框架的良性稳定,就事论事处理管控某些个案分歧。

不过,近五年来,情况出现了重大变化。美国自己进入一个战略调整期,中国方面在应对美国变化的过程中,应反思是否出现了几处“度”的把握失误:不该做的做多了,该做的却没做够。首先,本来特朗普政府在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相对淡化,中国如也能保持模糊低调,就能争取美国的更多合作。但中国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为西方提供了更多扩大化遏制中国的口实。

再者,可能出于树立和巩固执政权威的考虑,中国开始高调宣扬在综合实力上“厉害了,我的国”,号称已抵近甚至超越美国,罔顾在众多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仍然隔代落伍和受制于人的事实。这种“大跃进心态”使得中国国内失去冷静,也引起西方鹰派的特别关注和反制。美国对中国中兴通信公司的全面封杀,就是典型案例。

此外,在对美贸易纠纷和谈判过程中,中国延续传统思路和做派,对特朗普政府的心态和策略缺乏洞察前瞻,立场保守平庸,失去主动出击解决问题的契机,目前处在被动接招反应的境地。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两个结论。首先,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已充分证明,中国的特色模式不是不能发展壮大,但走极端就坏事,一如邓小平的深刻告诫:警惕右,更要防止左。

再者,中美关系的最佳常态是“和而不同”,为此要敢于做出政策行为的及时调整和矫正。否则中美冷战,更大的受害者应会是中国,甚至可能颠覆中国复兴的世纪进程。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