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南生:战后东南亚华文报生存空间与嬗变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翻开战前的东南亚史,不难发现有华人聚居之处,就有华社、华校与华文报,三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三者都是在“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召下相互支援、相互扶持的。当时华社(包括开明的社会贤达和劳苦大众)都知道“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道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创办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华文学校,保存与发扬中华文化,也为当地社会培育了不少有用的人才。


至于散落在东南亚各大小城市的华文报,也都将“为华社服务”及“充当华社喉舌”视为己任。我曾就职的新加坡《星洲日报》(1929年创刊),在创刊时就宣称其办报动机之一为“提倡各科教育,沟通中西文化以增高我国华侨的位置”。即“提高国人知识,补助学校教育之不足”。


在那个年代,华社的效忠对象,不消说,是中国;华社就是“侨社”,华社的领袖就是“侨领”。同样的,华校就是“侨校”,华文报就是“侨报”。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