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强:“大熊猫政治学”背后筹算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中国“两会”期间,有台籍人大代表提出个人提案,建议大陆向高雄市送赠大熊猫,促进两岸城市交流。最终能否成事?目前还有待“过三关”,可说是八字未有一撇;但在两岸“寒冬”、蓝绿“热斗”的诡谲氛围下,一向被视为保育和友谊象征的“熊猫外交”,瞬间被涂抹政治色彩,部份绿营人士更急于表态,展现其政治谋略,狠批大熊猫已成“统战”工具。但“统战”何错?大熊猫何罪?


大猫熊是中国的国宝级动物、“最萌外交官”,以其黑白相间的毛色和憨态可掬的外表,深获人们喜爱,经常在外交活动上扮演重要角色,是中国官方向友邦表示友好的重要象征,以及开拓国家软实力的支柱;而“猫熊外交”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标示中国外交的政治新意涵。


据文献记载,中国的“猫熊外交”历史,可追溯至西元685年唐代女皇武则天垂拱元年。正值临朝称制的武则天为显天朝恩泽,向当时的日本天武天皇赠送两只大猫熊和70张熊猫皮,自此以其独特的政治性符号,架筑独特的中国“熊猫外交”大桥。但这不过是天朝宣威、行礼如仪的举措。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