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日本外交部长河野太郎表明,支持台湾作为观察员身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回想以前的沙斯(SARS)、近来猪瘟的传染,做卫生和防疫工作最好是在领域内全面形成合作网络。
何况,在东亚经济贸易活动频繁,人员往来也极多,如果只有台湾是“空白”的,这个地区的经济活动不会有稳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河野的发言是合理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次发言有两个意义。
第一是关于日台关系。众所周知,日本的安倍政府对台湾的蔡英文政府采取积极接近的做法,在蔡政府成立的2016年,大概将日台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纳入视野。据推测,就马英九政府时期发生的冲之鸟岛问题和福岛等食品进口问题,日本要求台湾解决。虽然蔡英文政府试图解决冲之鸟岛问题,但食品问题在2016年秋天之前没能解决。因此,日台之间没有进入FTA谈判。
2017年初,日本总务副部长访台。这也是1972年日台断交以来,现任日本政治家最高官位访台,日方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可是,尽管如此,食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2017年6月,日本政府就中国“一带一路”虽然提出“四个条件(开放性、透明性、经济性、财政健全性)”,但还是对华向比较积极的评价方向转换。此后,日本争取改善和中国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日本政府在推进对华关系改善之际,对台湾开始降温。也就是说,日本政府还是存在要么北京要么台湾的思路。并且,在台湾的全民投票中,再次继续推出对日食品禁止进口的政策,对此日本政府对台湾抗议,此后蔡英文在2019年3月通过日本的《产经新闻》,突然对日本寻求安全保障交流,但因为食品问题依然处于搁置状态,日本政府表态不能回应。然而,到了5月,尽管食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河野就WHO发表了支持台湾的声明。这可能意味着日本政府不再采取要么北京要么台湾所谓单纯的二选一的政策。
第二是美国的动向。美国在保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同时,也制定了承认政治高官往来的台湾旅行法,此外也相继制定了国防授权法2019、亚洲再保证倡议法、台湾保证法等一系列法案。这些法案包含着强化美国干预台湾政策,对台湾参与国际社会事务尽可能支援的内容。
美台关系的变化,对包括日本在内的西太平洋各个美国同盟国和台湾的关系性,以及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构想下的台湾的定位带来变化。可以认为河野就WHO支持台湾的发言,是在这样的情势背景下所为。
美台关系的进展,不断成为美中关系的新的焦点,同时对整个西太平洋来说也将成为争论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否定美国以与台湾的关系为杠杆,对北京施加压力,作为对华谈判的一张牌来用。
(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