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洪:没有国际合作 全球治理是奢望

(图/Pexels)
(图/Pexels)

字体大小:

冠状病毒所引发的疫情,已构成二战以来最大的全球性挑战。回顾两个多月来疫情发展的轨迹,总结各国抗击疫情的经验教训,展望全球战疫的前景,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没有国际合作,就难以实现对疫情的全球治理。

这次全球疫情最大的教训是预防失败。武汉疫情暴发后,中国利用举国体制补救,采取封城封省和全民禁足等极端措施,遏制疫情的蔓延,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发展到这个局面,是初期预防失败的结果。

在中国发生疫情后,国际上病例还非常少的时候,多数国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未能采取充分有效的措施和行动,来预防疫情的蔓延。无论是日本和相关国家在处置“钻石公主号”游轮感染事件上的拖延,还是意大利在处理“一号病人”过程中的延误,以及美国对病毒检测的严重滞后,造成疫情整体防控的耽误,都说明预防工作上的失误和失败。

同样,世界卫生组织虽然也开展了大量工作,但更多地是跟在病毒或疫情的后面,而没有在预防上做足功夫。尚不清楚世卫组织在1月3日接到中国政府的疫情通报后,在预防疫情方面做了哪些具体指导和建议,但从结果来看,应该是没有取得防止疫情暴发的效果。

世卫组织在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全球大流行”的决定方面,也并不是那么果断。另外,世卫组织的一个重要建议是不要限制国际旅行。尽管对这一建议评价不一,但至少许多国家并没有遵从这一建议。这一建议对预防后来发生的疫情全球蔓延,也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上任后,把预防冲突作为一项优先的工作,并为此对联合国和平与安全架构进行了改革。遗憾的是,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联合国专门机构,似乎尚未从预防的角度调整和转型。

这次全球疫情最大的遗憾是合作乏力。病毒无国界,疫情有国界,因此更需要国际合作。遗憾的是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看到了各种国际不合作或国际负合作的现象。面对疫情,许多国家从本国利益出发,或者袖手旁观,或者落井下石,甚至出现污名化、种族歧视、侵犯人权等现象。

病毒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和单独应对,团结合作是战胜病毒和应对疫情的唯一路径。尽管一些国家领导人呼吁要团结合作,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少见实际的行动。

人道主义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即要超越国家利益,从人的生命健康和人类共同命运的高度来合作。传染病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威胁,需要国际社会的所有行为体,从政府到非政府、从企业到个人,抛开传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隔阂,携手应对。在看到当初对中国提供各种国际援助的同时,随着疫情的蔓延,我们也注意到各种相互指责和污名化,甚至抢夺救援物资。

面对疫情的蔓延,各国仍然各自为战,缺乏必要的政策和行动的协调,致使疫情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世界卫生组织受制于其权力和资源所限,也未能担当起全球抗疫中的领导角色和发挥领导作用,反而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理应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大国之间合作也不平衡。

以中美为例,一方面,两国民间已开展一些合作,但另一方面,政府之间不仅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合作,反而相互指责,两国关系急转直下。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与周边的日本和韩国已就共同抗疫进行了协调,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合作也正在加强,为全球合作抗疫带来了希望。

对这次疫情最大的期待是全球治理。全球疫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和人道危机。危机的全球规模和复杂性,意味着在国家层面的应对已无法解决,而脆弱国家和弱势群体将面临更大的打击。面对前所未有的大挑战,谁能担当起引领全球治理的责任?

作为最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应承担起团结国际社会的重任。在主权国家承担起首要责任的同时,联合国需要在地区和全球层面加强协调,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指出的,“全球团结不仅是道义上的当务之急,而且符合每个人的利益”。

大国之间的合作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危机面前,要抛弃偏见和敌视,以人类共同利益为重,承担起大国应有的责任,为国际社会做出示范。当务之急是大国领导人要避免把公共卫生事件上升为政治冲突,应集中精力担当起抗击疫情的领导责任,把病毒来源的事交给科学家。

世界卫生组织则要发挥全球卫生治理中的专业优势和主导作用,在帮助成员国特别是卫生体系、能力薄弱国家和弱势群体应对危机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更重要的是,世卫组织应协调各国形成全球性的政策框架和路线图,为应对疫情而开展的全球治理,搭建有效的合作平台。

全球战疫,合作治理是正道。只是到目前为止,国际合作抗疫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期待。没有国际合作特别是大国合作,对疫情开展全球治理就只能是一种奢望。

(作者是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织研究中心主任)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