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明:挥之不去的移民情意结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油画画的是我们所熟悉的大草场,背景是现在的福康宁山。大草场上正进行着板球和踢藤球的游戏;有欧洲人乘坐马车、骑马、散步;闲聊的阿拉伯人和华商;前景是提供服务的佣人、劳工、车夫和守卫员。这幅画反映了当时多元文化、多层阶级的社会结构。


殖民地时代的新加坡高速发展,极需外来人口以应付劳动力的需求,也同时吸引了来淘金的欧美人士,社会阶级分层明显。中上层是欧美政、商、工业和专业人士以及本地的商人“头家”。下层则是以所属的族群或提供的服务分群的劳工。例如修路修桥、建设公共设施的印度人;佣人、园丁和车夫多是马来人;其他劳工如码头苦力、采石、树胶和黄梨园工人大多是华人。基本上是因为移民的“族群效应”,初到陌生环境也就“人以类聚”了。殖民政府也乐于如此,可以“分而治之”,容易控制管理。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