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明:正视华族文化遗产的语文问题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作者指出,维多利亚剧院和音乐厅在新加坡独立50周年之前,曾花1亿5000多万元来翻新。(档案照片)
作者指出,维多利亚剧院和音乐厅在新加坡独立50周年之前,曾花1亿5000多万元来翻新。(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有赖于学术界与民间团体等多方的通力合作与交流,才能更有效地避免文物与记忆的流失。或许我们需要一两个“新加坡华族文化遗产信托基金会”之类的组织来壮大资源,支持更多样化的研究与普及工作。




新加坡去年成功将小贩文化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文物局最近表示将再接再厉,举办一系列讨论会,酝酿下来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的项目。本地华社究竟应该在这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对有关专业的见解与建议。



澳大利亚文化遗产学学者史密斯(Laurajane Smith)曾在《遗产的利用》(Uses of Heritage)一书中提出,所谓的“文化遗产”,说白了就是一套记忆与传承知识的活动及话语,其中的取舍也表达了某种身份认同,以及社会与文化价值观的诠释。从这个角度来说,“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之间的区分仅是表象,关键在于“保护”文化遗产背后的目的与意义。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