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月,已有10万2000家企业从生产力与创新优惠计划中受惠,财政部长王瑞杰认为,这项计划基本上达到了普及提高生产力意识的目标。
生产力与创新优惠计划(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Credits,简称PIC)推出至今已有五年,在企业添购自动化设备、培训员工、购置或授权使用知识产权、注册专利商标、展开研究与开发等活动时,给予企业援助。
相关计划是否发挥成效,又或者遭企业滥用,在过去三天的辩论中受到多名议员关注。
王瑞杰昨天在总结新财政年政府财政政策辩论时澄清:“生产力与创新优惠计划基本上达到了目的。”他说,这项计划最初设立的目的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力意识,更重要的是,协助他们采取一些基本的提高生产力措施。
他指出,在税务局记录的2014估税年活跃企业中,大约有七成受惠于PIC,而中华总商会的调查也显示,约九成中小企业正在采取措施改善生产力。
王瑞杰说,在企业广泛采取基本生产力措施的基础上,我国可通过本次财政预算案推出的产业转型计划,展开下一阶段的转型活动。
至于产业转型计划能否取得成功,王瑞杰坦承政策“没有教科书答案”,政府必须有进取精神。
他说,政府对未来的方向有大致想法,同时也以谦卑的心态去了解各种变数,边做边学习,并与企业紧密合作。“根据我们所做的咨询,结论是现阶段这是最好的方案。”
王瑞杰也相信,转型过程不会容易,最终能否取得成功,还得看如何落实。“我们知道若不去尝试,一定会失败;但若我们有勇气尝试,就有很大机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