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号舰长蔡毓玲中校说,以往的环太平洋多边海军演习演习中,船员因演习需要得在船上停留的最长时间是21天,从一个港口航行至另一个港口最长则是14天,之后就能上岸休假三四天。这次因碰上疫情,为了安全,全体船员不得上岸,因此创下了我国海军成立以来全程待在军舰上的最长纪录。
由于冠病疫情影响,连续67天待在军舰上不准上岸休假,威武级护卫舰精湛号100多名兵员横跨太平洋行驶超过2万公里,完成了自疫情暴发以来首个海外军事演习,也成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上岸休假的最长部署,创下我国海军首例。
威武级护卫舰精湛号(RSS Supreme)这次出海67天,接连进行了几场演习,其中,环太平洋多边海军演习(RIMPAC)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海上军事演习,也是新加坡武装部队自疫情暴发以来,参与的首个海外联合军事演习。
精湛号舰长蔡毓玲中校(35岁)说,为了确保精湛号船员的安全,大家全程都得待在船上,不准上岸。
以往的RIMPAC演习中,船员因演习需要得在船上停留的最长时间是21天,从一个港口航行至另一个港口最长则是14天,之后就能上岸休假(shore leave)三四天。这次的部署因碰上疫情,船员被限制不得上岸,因此创下了我国海军成立以来全程待在军舰上的最长纪录。
精湛号军医刘锦融上尉(26岁)指出,他们在起航之前就拟好了一套周全的医疗计划,除了取消上岸休假,军舰也增设隔离设施,并教导船员如何在出现冠病症状后采取后续行动。
船员出发前后冠病检测均为阴性
精湛号船员在出发前也接受了隔离,冠病检测结果为阴性。本月21日抵达我国后,全员再次接受检测,确认全部人的检测结果皆为阴性才于隔天下船。
第一次参与海外军事部署就碰上疫情的全职国民服役人员三级上士陈子帆(20岁)说:“之前有听说,参加海外军事演习能够去到不同国家的港口,还能上岸到处看看,所以我很期待。但因为疫情,我们只能站在精湛号上观望港口却不能上岸。”
陈子帆的父亲陈伟民(53岁)是精湛号的第一任舰长,也曾经参与10年前的RIMPAC。目前担任精湛号系统操作员的陈子帆透露,父亲听说他们这次全程67天都不能上岸休假,也认为这是十分困难的。
如今完成了艰难的部署,陈子帆坦言,发现自己的意志力远比想像的还要坚强。“能熬过这67天,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为了鼓舞士气,舰长蔡毓玲中校还首创了一场“超级水手比赛”。她说,船员们虽然不能上岸休假,但通过这类活动可以让时间过得更充实,也增进船员们的凝聚力。
船员们先通过“学习日”(Learning Days)学习一些航海的基本技能,之后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其中的任务包括以最快的速度打结绳子、穿上灭火服,还有一场航海理论测验。
蔡毓玲也是一名母亲。她说,这是她离开四岁儿子最长的一段时间,刚开始十分想家。
“我们的行程其实安排得相当紧凑,除了军事演习,我们还有一系列的活动以及学习日。这些活动让我们在船上的每一天都过得十分充实,大多数的船员最后也没有多想已经被取消的上岸休假,反而开始享受彼此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