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银行拟以14亿元收购大东方 带动大东方股价涨近四成

分析师认为,华侨银行持有大东方股权多年,两家公司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而且目前市场上缺乏其他适合收购的公司,因此大东方是个不错的收购选择。(档案照片)
分析师认为,华侨银行持有大东方股权多年,两家公司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而且目前市场上缺乏其他适合收购的公司,因此大东方是个不错的收购选择。(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华侨银行(OCBC)为加强银行、财富管理和保险业务,计划以14亿元全面收购大东方控股(Great Eastern Holdings)并将公司除牌私有化。

华侨银行星期五(5月10日)开市前发表文告说,它向大东方控股提出了自愿性无条件的全面收购要约。

华侨银行目前持有大东方的88.44%股权,银行将以每股25.60元的价格收购其余11.56%的股权。这个收购价比大东方5月9日的闭市价18.70元,高出36.9%,但比它截至去年底的每股内含价值36.59元,低了30%。

OCBC完成收购后料将大东方除牌

文告也说,符合条件的大东方股东依然能获得每股0.40元的2023财年年终股息。银行计划在完成收购后将大东方除牌。

大东方于星期五下午约1时恢复交易后,股价一度大涨39%,但在尾盘稍有回落,最终以25.72元作收,涨幅为37.5%。

华侨银行集团行政总裁黄碧娟在记者会上说,亚洲富裕人士增多,对于增加和保留财富的需求也相应提高。她指出,保险是保留财富的方法之一,所以这项收购是银行把握财富机会的战略性举措。

她说:“大东方保险进驻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市场。这些市场也是华侨银行的主要市场。我们依然积极拓展在这些市场的份额,并会继续协助大东方发展业务。”

大东方控股目前有约1600万名保户,截至去年底的资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

在过去10年中,它每年为华侨银行的净利平均贡献约7亿元,相当于每年平均占银行净利约15%。

大东方股东在上月举行的常年股东大会上,数次询问董事会为何股东总回报率逐年下降,而且股价和市值有所下滑。

另一方面,华侨银行股东也对大东方股价表现感到不满,并在常年股东大会上询问为何不把大东方除牌私有化,以及为何不把所持的大东方股权派发给股东。

因此华侨银行收购大东方被视为一种对股东反馈的回应。

分析师:收购大东方对华侨银行有利

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SIAS)说,大东方最近公布的业绩显示业绩和盈利增长良好,而且截至2023财年的内含价值达到每股36.59元。

“虽然华侨银行计划在大东方的公众持股低于10%的时候将它除牌,SIAS建议股东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应该保持耐性,并进行尽职查证。”

股票分析师也认为收购大东方对华侨银行有利。

辉立证券研究高级投资分析师谭鉫澄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华侨银行持有大东方股权多年,两家公司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而且目前市场上缺乏其他适合收购的公司,因此大东方是个不错的收购选择。

至于收购价是否合理,他认为,若根据过去五年来的股价对内含价值比率(P/EV)来看, 收购价还算合理。

杰富瑞(Jefferies)证券研究发表报告说,这项收购计划对华侨银行有利,并预计此举能推动银行的股本回报率上升0.2个百分点。

“收购大东方符合银行管理层加强资本效率的的策略,但也可能在近期内限制资本回报的涨幅。我们比较看好星展集团和大华银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