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菜少肉健康环保又不失美味

谢采芹希望她所撰写的食谱,能改变人们对蔬食的观念。(谢智扬摄)
谢采芹希望她所撰写的食谱,能改变人们对蔬食的观念。(谢智扬摄)

字体大小:

说到多吃菜,人们一般只想到沙拉,觉得单调乏味。其实只要花点想象力和心思,蔬食料理也能做得美味无比,而且多菜少肉不但有益健康,也是一种环保行为。原本无肉不欢的谢采芹出于个人对环境的责任,改变饮食习惯,还出版食谱书《蔬食亚洲》,鼓励更多人发掘并爱上蔬食的美味。

上网检索“人人能做的环保行为”,“多吃菜”或“成为素食者”肯定榜上有名。

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量的14.5%以上,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早在2019年,联合国机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107名科学家的联合报告,指出西方国家大量摄取肉类和乳制品,让气候暖化问题益发严重,改吃素食有助对抗气候变化。

要人们改变饮食习惯不容易,原本无肉不欢的谢采芹(Pamelia Chia)做到了。

谢采芹编写的《蔬食亚洲》有66道食谱,24篇饮食界人士的访问,以及料理新手也能掌握的烹调窍门。(谢智扬摄)

致力于提倡本地饮食文化,谢采芹著有《从湿巴刹到餐桌》(Wet Market to Table)一书。2019年,她随丈夫移居澳大利亚,遇到澳州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森林大火,大火连续烧了9个月,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让她大为震惊。

最近移居荷兰的谢采芹,在新作《蔬食亚洲》(Plantasia)的引言写道:“我知道全世界正面临一场国际危机,我再也不能漠视自己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对环境造成的冲击。”

习惯大鱼大肉少蔬菜

根据谢采芹的观察,许多人听到“素食”就抗拒,餐桌都以肉或海鲜为主角。她每次回新和亲友吃饭,吃的都是大鱼大肉,蔬菜只是陪衬。提起本地美食,大家联想到的,也往往是鸡饭、辣椒螃蟹,而不是也很美味的擂茶饭、斋米粉。

谢采芹说:“很多人仍喜欢大鱼大肉款待亲友,觉得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还有一些人把蔬食和西式沙拉画上等号。”

谢采芹在编写《蔬食亚洲》时收集大量资料,访问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界人士谈素食,让她有感而发:亚洲的蔬食精彩无比,许多国家都有精致美味且历史悠久的素菜和蔬食。

多吃菜不等于只吃沙拉

谢采芹烹制的这道香烤抱子甘蓝搭炸腐竹葡萄柚果肉是道创新菜,食谱收录在《蔬食亚洲》。(受访者提供)

遗憾的是,很多人虽然知道多吃菜对自己和地球有益,却不愿改变饮食习惯,因为觉得蔬食不及肉类和海鲜美味。

谢采芹指出这其实是普遍的误解。“享受蔬食的方法好多,并不只限于沙拉,或用酱油、叁巴酱调味的蔬菜。这种误解让人觉得吃蔬食没什么意思,只是为了健康而吃。”

比起海鲜和肉类,谢采芹认为蔬食确实需要更多烹饪技巧,如牛排只需胡椒和盐调味,但蔬食要好吃,除了食材要新鲜要好,掌厨人也要懂得怎么带出蔬菜的美味。

谢采芹编写《蔬食亚洲》,并非要每个人成为素食者,而是希望人们多吃蔬食,懂得发掘蔬食的美味,如此一来就可以长久坚持多菜少肉的饮食法。

“我们只需要多一点想象力和多一点用心,就能从亚洲许多地方找到蔬食的美味。”

《蔬食亚洲》这道擂茶海苔饭卷,把韩国传统的紫菜包饭变出新花样。(受访者提供)

四要素带出蔬菜美味

谢采芹在《蔬食亚洲》分享了66道食谱和24名饮食界人士的访谈,也仔细介绍四个能带出蔬菜美味的要素,以下略为摘录:

  1. 风味:加入风味浓郁的材料,如香料、动物产品(鸡蛋、牛油、芝士等)、葱属植物(蒜、洋葱、珠葱、韭菜等)、富含谷氨酸(aspartic acid)和天冬氨酸(glutamic acid)的食材(番茄、海藻、菇类)、发酵或腌渍食品(腐乳、豆豉、菜脯等)。
  2. 香味:巧用香味浓郁的香料,以及花果类食材如玫瑰露、柑橘类水果等。
  3. 食材处理技巧:发酵、腌渍、烘烤、高温煎炸、过油、直火料理、热油拌炒。
  4. 口感:同一道菜要有至少两种口感,例如多汁(加入新鲜果菜)、滑嫩(豆腐)、绵密(牛油果、椰浆、蛋黄酱、花生酱、芝麻酱)、QQ或有嚼劲(紫薯面、豆干、天贝)、鲜脆(生黄瓜、生芹菜、炸葱头)。

《蔬食亚洲》实体书售价$54.90,电子书$44.90,可到作者官网pameliachia.com/shopplantasia和指定书店购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